●讲述:邓煌生
作为一个曾经的炼钢工人,我对三钢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2024年3月,我在离开近40年后,再次走进三钢,参观1958工业记忆馆,去寻觅铁水奔流、钢花璀璨、轧机欢畅的场景,体验十里钢城的变化,重温那激情燃烧的炼钢岁月。
978年4月,我从知青选调招工来到三钢,经总厂劳工处分配到炼钢厂,成为一名浇钢工。记得当时乘坐的是三钢运输处的一部大卡车,从列东桥头开进三钢大门,途经山头生活区、总厂、一号门、炼铁高炉、二炼钢车间、制氧车间,来到小高炉生活区定居。此后,开始了和转炉、钢水、钢包、行车朝夕相处的日子,并与炼钢结下了不解之缘。
1
20世纪70年代初,三钢建设者们在位于厂区西侧缓缓的山坡上建起了房屋,一排排一栋栋依山而建,几乎铺满整个山坡,那是炼铁、炼钢、轧钢等厂职工的居住地,人称“小高炉生活区”。生活区中间是一处缓坡广场,广场周边有图书馆、阅览室、医疗室、灯光球场。下方建成一座舞台,舞台上有一台彩色电视机。每到工余时间或夜晚,职工可以去广场打球、看书、看报、看电视,有时还有露天电影观看。舞台下方就是四食堂,那是炼钢厂单身职工一日三餐吃饭打开水的地方。小高炉还有“小高炉国营百货商店”“小高炉蔬菜门市部”等。再过去就是几栋四层的单身职工宿舍,一个房间大约20平方米,住4人。我所住的24栋宿舍,前方是宽阔的三钢厂区,铁轨交错,厂房林立。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每天站在宿舍门口就可以看到载满炽热铁水包、钢锭、铸铁、矿石的厂内火车来回穿梭,听惯了日夜来往火车的鸣笛声以及二炼钢厂房顶上高压风机的嘶鸣声。这声音在外来人听来,可能是噪音,而在三钢人看来,这些声音标志着三钢的设备、生产都在平稳运行着,声音越大,说明产量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当我第一次穿着白色帆布工作服来到二炼钢车间,只见高大的厂房巍然耸立,一眼望不到头。走进车间,头顶成排的各种吨位的行车互不干扰来回运动,大钩小钩上下作业,地面上钢包车、渣包车、钢锭车、叉车进进出出。风机旋转,哨声急促,炉火通红,钢花四溅。到处都是工人师傅全神贯注忙忙碌碌的身影,那场面风风火火,犹如千军万马、战鼓雷鸣的战场,不禁让人产生敬畏之心,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2
那时的炼钢厂分为一炼钢、二炼钢两大车间,一炼钢使用6吨电弧炉炼钢,二炼钢使用15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
二炼钢车间为敞开式厂房,分为主跨、副跨、精整跨、渣场跨。主跨也称炉前跨,有两座15吨转炉两个摇炉室,实行两炉一吹,还有一座100吨混铁炉,火车可以直开进主跨。主、副跨各安装有30吨、50吨、100吨行车10部。副跨也称浇钢跨,是砌平板、装水口、装钢包、排钢模、脱钢模、钢水浇铸的地方。当时的炼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许多生产环节还需要人工完成。我所在的浇钢岗位就在副跨,每天面对的是一包包1600多度、重达几十吨的钢水,这是一个对作业人员的责任心有着高度要求的岗位。每天一上班,就要戴好配有紫蓝色炼钢镜的安全帽,眼睛牢牢瞪着转炉出钢口流出的钢水。通过取样看钢花开叉的个数,判断钢水的含碳量;看样模有几个红点判断20MnSi螺纹钢的含锰量;通过观察钢水发亮的程度来判断钢水的温度,同样也是根据亮度来辨别钢水和钢渣,呈现出很亮的桃红色的是钢水,较暗的桃红色是钢渣。钢水大于1640度为高温钢,小于1600度为低温钢,都是不适宜浇注的。浇钢工的基本职责就是要时时掌握每包钢水的成分、温度、重量来决定浇铸钢锭的数量和高度,尽量浇铸完整包钢水,减少回炉量,提高班产量。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每炉变化的钢水量将其浇铸成足量的合格的钢锭。所以,对浇钢工还有一项较高的技能要求,那就是要能够较准确地估算出钢包内的钢水量,具体来说要通过观测钢包的剩余净空(耐火砖的层数)并扣除钢渣量,得出钢水量,从而计算出可浇铸钢锭的支数。在浇注中后期还需要手持直径16毫米的圆钢插进钢水包来测量剩余的钢水量,再次检验之前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必要时,还要及时减少浇注支数,避免出现批量短锭。
那时15吨转炉实行两炉一吹的生产方案,主要生产普碳钢、16MnSi、20MnSi螺纹钢以及沸腾钢,每个班只有炼十几炉钢的能力。浇铸钢锭全靠模注,流水作业工作辛苦,特别是大夜班,整宿看钢水,眼睛都熬得通红酸痛。常年与钢水打交道,我的炼钢镜上更是麻麻点点溅满了钢花。尽管大家都在尽责尽力辛勤劳动,但限于当时的技术、工艺、装备水平,有时也难免发生漏钢包、钢包塞杆关不死、漏模、漏平板等各类事故,也出现了一些短锭、缩孔、夹渣、成分出格、成分偏析、钢水回炉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炼钢的发展。
1981年12月20日,三钢从西德引进的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机三流R5250小方坯连铸机正式动工兴建,铸机设计能力15万吨/年。1983年,炼钢厂从浇钢工中选派3名工人到西德的德马克公司学习连铸技术,德国也派了专家到三钢开展调试工作。当年4月8日,小方坯连铸机建成投产,从此炼钢厂进入半模铸半连铸状态。在“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炼钢精神的引领下,炼钢人快速实现了连铸机的达产达效,各项指标走在了全国前列,炼钢厂也由此逐步向“高效、稳产、低耗”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万里、谷牧等先后来三钢视察连铸生产。1985年4月,炼钢厂被冶金工业部授予“小方坯连铸后起之秀”荣誉称号。这次回三钢,我还了解到,炼钢厂在1996年的时候就有4台连铸机了,并且在当年的7月16日实现全连铸生产。从此,我曾经工作过的模铸浇钢,在三钢就成为了历史。
3
那个时代的炼钢工人大多数来自闽南、福州、莆田等地的退伍、转业军人,他们长期养成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军人作风。我忘不了每天相处一起挥汗如雨、同甘共苦的二炼钢车间萧玉宗、林宝富、吴土龙等领导,周晓敏、张铭、王火生等炉长,王乃禄、蔡火营、陈德全班长,以及李法志、王永生、陈桂志、陈德林等工友。那时,厂里经常性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往往越是节假日越是放高产,因为大家都想在重要节日用最好的成绩甚至创造奇迹向党和人民献礼、报喜。一年春节大夜班,在各岗位、各工种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甲班炼出了18炉钢,创下15吨转炉投产以来的最高纪录。可是好事多磨,当天临近下班,副跨50吨行车在起吊最后一包钢水时,出现了大车无动力故障。抢修需要时间,可时间一长会使钢水温度降低,造成整炉钢水低温回炉。“没有机械设备,咱们就靠人力!”工友们纷纷爬上行车,手持钢钎撬动行车大车轮,一点一点将行车挪到浇铸位,抢时间进行浇铸,挽救了一炉钢水,为国家减少了损失。也是从那时起,当我们突破历史纪录时,炼钢厂将以往由机关干部敲锣打鼓送喜报到炉前祝贺的方式,改为由厂领导亲自到炉前给大家发奖金。那天我兴高采烈地从潘自湘厂长手中接过奖金时,那一幕至今记忆犹新,这也是我进厂以来拿到的第一笔奖金5元。
1987年,为建设自己的家乡,我调离了三钢。十年的炼钢岁月,我见证了二炼钢从6吨小炉子到15吨转炉的变化,从模铸到连铸,从年产13万吨到年产30万吨的发展。十年的挥洒青春,我也早已将三钢视为第二故乡,一个每每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