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坦
朱熹是中国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注重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的实践者。他倡导和实践的廉洁理念和行为规范,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时代对干部廉洁从政有重要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一、朱熹廉洁思想的理论基础——“存理去欲”
“理”也称“道”或“太极”,是朱熹理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在他看来,理是形而上的,先以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而存在;理是事物的规律,万物有理是“理一”的表现,但落实到具体万物,则万物各有一理,即“理一分殊”;理是纲常伦理的“当然之则”,具有理的人性是天命之性,是客观存在的,俗称“天理”。
朱熹认为“天理”在政治伦理领域表现为:一是指“三纲五常”;二是指善。天理指的是人性之善,体现为仁义礼智四种美德,“孟子说性善,便都是说理善”;三是指“心之本然”。“心之本然”指心之没有思维活动、没有意识活动的“未发状态”。心中不掺杂一丝一毫的“人欲”,即浑然天理的本然状态。
人欲是与人的天理之性相对的,它是人性当中过分的、不正当的部分。一是指病态之心。 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心私而且邪”;二是指过分物质欲望:如嗜欲、食贪欲;三是指罪恶之心:本然之心受物欲遮蔽而产生的罪恶欲望,如残贼之欲、淫荡之欲。
“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熹强调的是,人的欲望应当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就是过分的欲望,就是“人欲”。合理性的标准就是天理。
可见,廉是“天命之性”,是“心之本然”,是符合天理的,而贪是属于“人欲”,是过分物质欲望,是罪恶欲望,廉洁要做到养廉去贪。
二、朱熹廉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价值取向
朱熹注解“廉”即“棱角峭厉”。他认为“廉”就好像是一个物体的侧面棱角一样——端方四正。他指出,孔子描述古人“矜也廉”的“廉”,是“分得那义利去处”。也就是说,“廉”作为一种个人品格,取决于在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之间能否做出正当的区分。朱熹认为,慈善的人,大多在财物上不会斤斤计较,而“廉者”,通常是“竣刻、悍悻、聒噪”之人,个性特征上往往表现得较为刚正,“今之廉介者,便多是那刚硬底人”。
对统治政府和统治者而言,要做到廉为政本。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也。朱熹主张惩贪治吏施廉政,赈灾六劾唐仲友。朱熹认为要轻赋安民施廉政。“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 朱熹提出行“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亩纳税。他主张对民轻赋,“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泽矣”。朱熹办理荒政(赈济)主要措施:减税免赋、发布安民告示、劝谕富户济贫、以工代赈、设立社仓等。
朱熹主张在社会民众中要倡导崇德尚廉的风尚。社会要形成崇尚廉,反对贪;崇尚俭,反对奢的好风尚。敦风化俗崇尚廉,朱熹治理漳州时就实践了这一理念。
“勤俭齐家崇尚廉。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炊时。”这是朱熹教育女儿的倡廉诗。“其自奉则衣取蔽体,食取充腹,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人不能堪,而处之裕如也”,这是朱熹晚年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从这些可以看出朱熹是主张社会要形成崇尚廉洁的风尚。
对官吏个体要做到持廉守正。“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 自警二绝》忠告世人,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这是告诫官吏们要时刻认清贪婪和过度欲望的风险。
朱熹主张重义轻利知廉耻。“正其义不谋其利”,这句话出自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说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朱熹以此句为处事之要,列入《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继承和发展义利观,认为 “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主张“见不义之财勿取”。
三、朱熹廉洁思想的启示
“修心”养廉。《朱子家训》中说:“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在新时代,“修心”指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等方面修养。“修心”就是定信仰,就是指作为共产党员,要有坚强的党性,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修心”增信心,在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修德”养廉。厚德载物,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品质,只有才干,也难以对社会有贡献。朱熹主张“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心怀杂念,才干越强,对社会可能越有害。因此,每个党员干部要“一日三省吾身”,任何时候都坚持慎独修性。
“修身”养廉。 朱熹认为“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就是说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力。在新时代,“修身”指党员干部要加强知识水平、技术才能、拒腐防变、驾驭复杂局面本领等方面的修养,做到“修身”强本领,“修身”正其行。
“齐家”养廉。儒家思想认为“天下之本在家”。朱熹主张“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他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正,则民风纯;民风纯,则国风清;国风清,则国家兴”。新时代“齐家”,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朱熹的廉洁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和治国理政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传统精髓,根基方能牢固,融入时代精华,风尚方能弘扬。只有立足现实,挖掘传统,不断创新,新时代的廉洁文化建设才会不断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