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7月15日

国家危难,重任当先。84年前的8月,开学在即,妻子病重,怎么办?幼女无人托付,怎么办?战乱时期,舟车不通,广东汕尾和福建大田相距千里,怎么办——

三个怎么办? 他以“千里走单骑”作出人生抉择

青年时期的陈维风 (陈嘉庚纪念馆 供图)

●大田记者站 颜全飚 罗珍华

“一对箩筐,一头挑着铺盖,一头挑着5岁的女儿,风餐露宿22天,只为到大田任教……”6月25日,在大田县“第二集美学村”旧址,讲解员章珍贵站在一组雕塑前,向前来参观的泉州海洋学院师生讲解集美职校教师陈维风“千里走单骑”的爱国故事。

留洋归国的水产专业高才生 挑着幼女从广东一路走到大田任教

陈维风是水产专业的高才生,1922年8月,16岁的陈维风考进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就读于渔捞航海专业。1926年2月,陈维风以集美学校水产科全科第一名成绩毕业后,即由学校保送到日本东京农林省水产讲习所渔捞科深造。旅日四年,陈维风精通英文、日语,1930年4月回国后,先后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广东省立水产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沦陷,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被迫内迁,其中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3所职业学校,辗转安溪迁入大田。当地村民腾出宗祠、庙宇、民居等43座,给集美职校师生作为教室和宿舍,全力支持学校办学,让师生有了新的学习环境。

因师资奇缺,1940年夏天,陈嘉庚校主给陈维风发电报,“国家危难,母校内迁,尔等航海学有专长,可否回校任教,为母校分忧。”此时,陈维风工作稳定,薪资优渥。他的妻子因患有疟疾,卧病在床。

国家危难,重任当先。8月,眼看开学在即,妻子病重,需照顾,怎么办?一个5岁的孩子无人托付,又该怎么办?战乱时期,舟车不通,广东汕尾和福建大田相距千里,怎么办?

这些现实之难,如何解决?陈维风作出了选择,他与妻子商量,让妻子留在医疗环境较好的广东继续治疗,给妻子留下一笔钱,并雇请保姆照顾她,叮嘱她等她病好后写信给他,到时在大田团聚。“你在这好好养病,孩子我带着,你放心。母校需要我,我必须去!”陈维风依依不舍辞别了病榻上的爱妻,他挑着扁担,一头是行李,一头是扎着小辫子的幼女,翻山越岭,艰难跋涉了22天,从广东徒步至大田。

路途遥远且艰辛,陈维风到大田时,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在操场上打球的集美职校学生误以为他是路过的难民,赶忙前往接济,并把情况向校长叶维奏和校董陈村牧报告。

“同学们,大家快别瞎忙了,他是我们学校留洋归国的优秀毕业生、你们的学长、新来的老师,赶快帮忙把行李挑到我的办公室去。”陈村牧见到陈维风笑着和学生们说。

他和同事们在大田为战后中国 培养了300多名航海专业人才

书生千里走单骑,家国情怀揣在心。陈维风在大田县玉田乡的私立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任教,担任校长,兼省立水产学校校长。其间,曾一度兼任集美学校校董会秘书主任。陈维风一头扎在教学上,他和集美职校的老师们白天上课,晚上印教材,制作教具;因地制宜,在深山中创造航海的教学环境,在学校后山“森林课堂”开展攀爬桅杆、跳杆、抛绳缆等实操教学,在小河里教游泳、水上救生……探索、总结出一套在山区培养航海人才的经验。

“黑板挂在树上,老师站在树前,学生坐在地上,书籍放在膝盖上,头上是日寇战机在呼啸,林中是集美师生的琅琅书声。”大田县关工委副主任、“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志愿服务队领军人范立洋说,那琅琅书声的背后,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范立洋还介绍,陈维风等集美职校教师和校董带领学生们边学习边抗战,为战后中国培养了300多名航海专业的毕业生,有效破解航海人才断层危机。

抗战胜利后,集美学校包括水产航海学校迁回集美。陈维风组织抗战期间毕业并改行的300多个学生回校培训。经过四个月的“回炉”, 这些学生捡回专业,全部到船上工作,成为战后航运界的一支主力军。陈维风一生致力于航海教育事业,解放后,曾任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校长、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教授兼教研室主任等职务,为航海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陈维风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激励后人

2013年10月21日,厦门举办“陈嘉庚兴办教育百年庆典”。在现场,“陈维风千里走单骑”这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时年79岁的陈芳玲(陈维风的女儿),在观展时见到这熟悉的雕塑,眼里饱含着深情的泪水,慢慢地走近这组雕塑。73年的历史在这一刻重逢了,当年扎着小辫子的小女孩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暮年。她在场和大家分享当年“父亲挑我走千里”的往昔岁月。

从1938年至1946年8年间,集美职校师生在大田父老乡亲的帮助下,边学习边抗战,创造了抗战烽火中弦歌不辍的教育奇迹,这里也被誉为福建的“西南联大”。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总面积3217.5亩,现留存校舍28座,被入选为国家级抗战遗址名录,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了厦门、福州、三明,乃至外省的高校师生数十批、上千人次来参观学习,“陈维风千里走单骑”的生动故事,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记忆,参观者无不深受感动、热泪盈眶。

--> 2024-07-15 国家危难,重任当先。84年前的8月,开学在即,妻子病重,怎么办?幼女无人托付,怎么办?战乱时期,舟车不通,广东汕尾和福建大田相距千里,怎么办——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5285.html 1 三个怎么办? 他以“千里走单骑”作出人生抉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