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7月19日

千古源流半亩塘

半亩方塘(陈 琳 摄)

清乾隆版《尤溪县志》公山全景图

清乾隆版《尤溪县志》南溪书院全图

●纪优梓 陈 琳

朱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理学家、教育家,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很高,有大量的诗文存世,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观书有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方塘,其水清澈明亮,犹如镜开映物,天光和云影在水中徘徊,为什么方塘中的水会如此清澈呢?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

这是一首理趣诗,作于宋乾道二年(1166年),是当年朱子与张栻、石子重、许升等人和湖湘学者共同讨论“敬”的存养工夫书信中引用的一首诗,虽是论学究源之作,但诗中所提到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到底是实指还是虚指,朱子心中的方塘到底在哪?从元明清大量的史料和当时文人的诗文来看,《观书有感》一诗中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确有所指,就在朱子诞生地、同时也是朱子小时候最早接受读书的南溪书院内,没有太大的争议。然而,近年来却有不同的说法,所以很有必要正本清源。

朱子这首诗,在朱文公文集中的题目为《观书有感》,而在康熙、同治、民国等版本的《南溪书院志》中题目均为《活水亭观书有感》。南溪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南溪书院志》为福建省现存最早的书院志书。明万历版《南溪书院志》被《四库全书丛书正编史部地理类》收入其中,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有此志。因此,该志的重要性与权威性不言而喻。

朱子之前的半亩方塘

朱子出生于尤溪,是因其父朱松到尤溪为官,任满之时,金兵南侵,朝廷混乱,只好寓居好友郑安道于县城外公山脚下的南溪别馆,建炎四年朱子诞生于此,这也是南溪书院的前身。

据郑安道尤溪后裔《上潭郑氏族谱》记载:“郑安道,字义斋,登熙宁六年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与朱韦斋先生相交,相与倡明道学,朝夕诗文唱酬。子晦翁先生,手书‘华石旧家’四字扁赠公。”

郑安道算是尤溪的望族,他在南溪建别馆,是因那里的地理位置绝佳,此地背靠公山,众山拱卫,其来龙犹如骏马奔腾。而“公山,自二十八都僊山髻发,宛延五十余里,突为小王崎。又二三里,拓天湖(即朱子立春大雪,邀刘圭甫诸兄游处)下抵玉溪南岸,翠屏西辅,锦鲤东弼,形如公字”(明万历《南溪书院志》)。面朝文山,也就是所谓的笔架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布局,但由于南溪别馆坐午山子向,地理五大要素中的龙、穴、砂、向俱佳,唯一的不足就是青印溪的来水不合局。根据堪與学的原理,弥补的办法可在别馆前面挖一个方塘,从右手边的长坑引泉蓄水,以便解决堪與学中水的要素。据当地百姓回忆,该水一年四季滔滔不绝,清澈无比,20世纪80年代仍然是水南片区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朱子小时候也是喝那里的水长大。因此,南溪书院之方塘是郑氏别馆整体建筑的一部分,有郑氏别馆就有了方塘。

朱松在尤溪因与郑安道交好,郑氏别馆就成了他与文友们的聚会之所。据明万历《南溪书院志》《朱子全书韦斋集》载:朱松有《醉宿郑氏阁作蝶恋花》词一首:

“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点破翠奁人未醒,余寒犹倚芭蕉劲。

擬托行云医酒病,簾卷闲愁,空占红香迳。青鸟呼君君莫听,日边幽梦从来正。”

朱松是第一个写到半亩方塘的人,朱子深受他父亲的影响而成为一代圣哲,也熟悉其父亲的诗文,可以明显地看出“半亩方塘一鉴开”当为衍化“清晓方塘开一镜”而来。

史料记载中的半亩方塘

为什么说朱子诗中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乃实指,并且就在南溪书院内?这可以从元明清时期大量的文献史料得到佐证。从这些文献史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学界认识比较一致,并不存在争议。

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之四十五记载:“南溪书院在县治南。宋朱松为县尉时,寓郑氏,此即郑氏故居也。嘉熙元年,县令李修建,以祀松及其子熹,中为祠堂,翼以两斋,曰‘景行’,曰‘传心’。前有方塘半亩,构亭跨其上。”

清道光《福建通志》卷四十四记载:“半亩塘在南溪书院,朱子观书处也。”

《福建通志》(沈瑜庆、陈衍纂修,1938年刊本)总卷十三,《名胜志》卷二十九《尤溪县》中记载:“半亩塘,在南溪书院朱熹观书处也。弘治十一年知县方溥浚,修亭其上,曰‘活水’,朱熹观书诗有半亩方塘、源头活水之句,故以为名。”

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四十四:“半亩塘,在南溪书院,朱子观书处也,弘治十一年,知县方溥,建亭其上,曰‘活水’。朱子《观书》诗中有半亩方塘、源头活水之句,故以为名。”

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之十二记载:“南溪书院在尤溪县治南。中有二堂,左堂为间五,以祀文公先生,右堂三楹,以祀韦斋先生,各有翼厢、有门垣。文公祠前有展礼亭,亭之前有半亩方塘,架桥其上而覆以亭,匾曰‘活水’云。”

明嘉靖《尤溪县志》卷之二记载:“南溪书院,公山之麓。弘治间,知县溥建堂五间。左右为廊,廊下展礼亭、半亩塘;琢石为活水亭,通以石桥。”

林海,明代尤溪人,少有志操,笃学能文,会弘治间应贡入京。据民国《尤溪县志》载:“吏部听选监生臣林海谨奏:为立祀典在敦本始事,臣窃见先儒微国文公朱熹先生,祖系直隶徽州婺源县人。父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先生。宋宣和年间为尤溪县尉,后因而家焉。于建炎四年庚戌九月十五日午时,生文公先生于尤溪之寓舍,今之毓秀坊即其地也,半亩方塘、源头活水遗迹见存……”

这是林海上奏明孝宗的《乞诞辰祀典疏》,“明弘治四年(1491年)具奏,奉命特祭朱文公先生诞辰,有司如期行礼。”(民国《尤溪县志》)内容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否则就是欺君,这也是尤溪公祭朱子的由来,从而也说明“半亩方塘”“源头活水”就在南溪书院。

明万历《南溪书院志》卷之二有联曰:“源头净鉴入天光,活泼泼方塘半亩;践履熟舰乘春涨,轻悠悠中流一毛。”这是明代福建副巡按韩仲雍为南溪书院天光云影亭所作的长联,他将朱熹《观书有感》之一、之二所展示的情景进行了高度概括,化作一副长联。上联说的是半亩方塘,下联便是书院前面的青印溪。

康熙年间,延平府通判杨毓健署篆尤溪,大规模重修南溪书院,编纂《南溪书院志》,并仰详题请御赐匾额。据康熙版《南溪书院志》抚院陈题疏载:“卑署县奉摄兹土,亲瞩芳型。画卦之浦依然,沙上注乾元之蕴;活水之塘犹在,源头迥云影之澜。独是宫墙粗具规模,而题额未邀天泽。”

这是当年知县杨毓健为奏请康熙皇帝给南溪书院御赐“文山毓哲”的奏疏,意思是说朱子当年的画卦洲、半亩方塘、源头活水等遗迹犹在,修缮工程也初具规模,“而题额未邀天泽”。

清代洪力行,为徽州地区的著名学者。他在《朱子可闻诗集》卷五写道:“看诗要看题,‘问渠那得清如许’,虽是观水有悟,却是观书有感。徒说水有源头,犹是隔壁话。先生生于尤溪,迄今半亩方塘、源头活水遗迹,传是先生少年读书处。《文集》载石子重为尤溪令时,先生自书此诗一通,与许顺之转付之。”

关于“源头活水”到底指哪?许多志书也有很明确的记载:

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之九:“长沆(坑)泉在县治南,发源毓秀山,四时滔滔不竭。宋朱熹诗所谓‘源头活水’即此是也。”

明万历《闽书》卷之二十:“长坑泉,发源毓秀山,四时滔滔。朱文公诗所谓‘源头活水’即此也。”

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之二:“长坑(泉)在县治南,发源毓秀山,四时滔滔不竭。宋朱熹诗所谓‘源头活水’即此是也。”

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四十四:“活水亭,在公山侧,乾隆十四年,知县郑其偀重建,亭后长坑井,发源毓秀山,四时不竭,朱子诗所谓‘源头活水’即此。”

明嘉靖《尤溪县志》卷一:“长坑(井),县南。其源出公山之傍,四时不竭,即‘源头活水’。”

明嘉靖《尤溪县志》卷之二《元林兴祖记》:“若讲堂,若活水亭,若外门,以至藏器库、斋舍与文祠、碑亭,莫不焕然一新。浚深方塘,而源头活水其来不穷矣。”

道光版《尤溪县志》载有福建道宪来谦鸣《重建活水亭记》一文:“朱子诞生于尤,其南郭外有公山,山侧则活水亭在焉,岁久荒圮。余尝行部至尤溪,瞻谒庙貌。天章叠焕,即毓秀、观书诸坊宇,罔不刺翼维新。而活水一亭,仅留故址,漠然徒风山高而水深。”

古代文人诗文中的半亩方塘

元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有大量的文人墨客到南溪书院参观、访问,为的是拜谒朱子这位古圣先贤,寻访朱子所谓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遗迹,并留下一批诗文,这些诗文完整地保留在各时期的《南溪书院志》中:

赵承禧,元代平阳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佥事,是最早提出将朱子父子两人分祠祭祀的官员。元至正元年,他以父子同祠于礼未安,命监县文殊海崖分建两祠,随后他在《谒南溪书院》一诗中写道:

尼山分秀入双峰,洙泗源头活水通。

院学昔为仙尉宅,邻居今是素王宫。

皇天开泰扶人极,钟秀尼山畀绂麟。

千古溪南诞毓地,要将文运付经纶。

夏元吉,明代湘阴人,福建巡抚,他的《谒南溪书院》诗为:

尤溪一派自尼分,毓秀储精此降神。

攮斥异端扶正教,恢弘圣道淑斯民。

源头活水通洙泗,门地清风蔼建闽。

愧我疎庸生已晚,漫瞻遗像荐新苹。

查约,明代海宁人,福建左布正使、吏部尚书,他的《谒南溪书院》诗为:

孰谓天无心,无心孰宰物。

贞元为道谋,会合两庚戌。

周东尼父生,宋南晦翁出。

此翁岂寻常,三代后第一。

八卦童画沙,七星斗横额。

见闻参友师,义理裁寸尺。

六经阐秦灰,纲目绍麟笔。

神功遍宇宙,溪南孕灵迹。

郁郁此公山,合与尼山匹。

再拜佛炉烟,半亩塘一碧。

严自泰,清代尤溪人,户部郎中敕授奉政大夫,“性倜傥,藻思敏赡,下笔千言立就”,他在《南溪书院》一诗中道:

渊媚山辉阙里乡,圣贤钟毓岂寻常。

东周庚戌降尼父,南宋先生继素王。

一脉源深归活水,万川月落拱方塘。

后来岂少同初度,荏苒流光只负墙。

罗璟,明代泰和人,福建按察副使,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他在《半亩塘》一诗中称颂道:

天光云影诗常诵,今日真临半亩塘。

活水源头尚如故,诸生心学莫教荒。

苏章,明代余干人,延平知府,他在《次韵罗明仲半亩塘》中写道:

活水源头流不息,千岩流入此方塘。

天光云影依然在,不比唐陵汉寝荒。

萧端贲,明代潮阳人,延平府同知,他在《观莲次活水亭观书有感韵》中写道:

坐玩新荷半捲开,濂溪风味此徘徊。

鉴塘自有源头水,疑是移根蓦地来。

曹金,明代平湖人,延平府推官,在献给《活水亭》一诗中写道:

一勺清源半亩塘,也知濂洛派头长。

人间洗尽凡儿子,谁似南溪道脉香。

杨毓健,清代荆南人,以延平府通判署尤溪,“笃志正学,有德于民,而尤殷然于先贤遗迹,重修南溪书院,葺毓秀亭,纂《南溪志》。又详请御笔亲书‘文山毓哲’四大字匾额。”(民国版《尤溪县志》)他在《活水亭》一诗中写道:

千古源流半亩塘,当年题咏字犹香。

清光静会无言处,云敛天空水不扬。

各个版本的《南溪书院志》中还有大量有关半亩方塘、源头活水的诗文,可以说南溪书院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也是有诗为证。

郭居敬,因撰写《二十四孝诗》而家喻户晓,此外,还有《百香诗》传世。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所藏《新编郭居敬百香诗选》抄本,是海内外仅存的《百香诗》孤本,其咏《莲花》一诗中写道:

源头活水满方塘,净植亭亭异众芳。

世上已无周茂叔,不知今日为谁香。

总之,半亩塘因朱子的一首诗而闻名天下,他从方塘之水悟出读书之理,与孔子的观器论道有同曲之功,给人以深邃的启迪,闪耀着圣哲的思想光芒。有人说“朱子活水之说,与孔子在川之叹,孟子其澜之观,殆有同符。”(道光《尤溪县志》)以至于在这之后,凡是书院必有方塘,成了古代书院的标配,这也是为什么到处都有半亩方塘的原因,但它们的源头都在南溪书院。

--> 2024-07-19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5466.html 1 千古源流半亩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