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记者站 许 琰
两岸融合农业产业园里,葱郁壮观的紫红人参形成一道道翠绿屏风;古韵悠远的罗岩福道上,两岸游客来此登山寻福:海峡两岸青年音乐交流会上,以乐为媒共振两岸青春和鸣……
近年来,南阳乡抢抓沙县区获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机遇,大力引进台胞台企落地,推动闽台文化、农业及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盛夏时节,在沙县区南阳乡大基村的玖晔景观花卉种植园里,黄花菜采摘期接近尾声,工人们在田间忙碌着。
基地负责人林秀莹20多年前来到大陆,发展了近千亩种植基地。在南阳乡,他种植了20多种鲜食黄花菜和观赏黄花菜品种。
“这片面积410亩,上半年约有120亩开放,预计每亩产值可达6000至8000元。”林秀莹介绍。
如今生机盎然的黄花菜基地,过去曾是无人打理的抛荒地。“厦沙高速通车后第一次来,这里就是一片荒山,但良好的生态让我一见钟情。”林秀莹回忆。
项目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荒地,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建专班跟踪服务,协调电力部门迁入一条专线,解决初期用电难题。
此后,当地积极争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基地项目等资金300余万元;协调解决灌溉用水和用工难问题,增设喷淋设施,确保基地正常运转;帮助企业配套建设了一座产品深加工厂房,提升产品附加值……
随着项目不断推进,一系列贴心服务让林秀莹倍感暖心,一个集农业种植、食品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初具雏形。
近年来,南阳乡强化高质量招引,成功引进并推动玖晔景观花卉种植园和台湾紫红人参种植加工2个产业链项目落地投产。同时,积极打造两岸融合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8家,打造葡萄、肉兔等特色种养基地8个,新增生产线4条,建成冷链、仓储、加工项目12个,年产值预计超1600万元。
7月12日,来自台湾高雄王姓宗亲会、文物协会等组成的考察团,走进南阳乡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罗岩福道,开展海峡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活动。
这条全长2.8公里的石头步道,原是崎岖不平的古代驿道,鲜有人至。近两年,南阳乡争取1100余万元资金,结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设计了登山寻福沉浸式旅游项目,成为特色鲜明的福文化打卡点。
今年以来,罗岩福道景区共接待游客12.0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实现旅游收入312万元。
这是南阳乡以海峡两岸共同的福文化为纽带,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一次生动尝试。
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台湾,在乡村治理、乡村文创等方面有不少先进经验。
幸福填蜜、葡福钱进、好事花生……这段时间,来自台湾的设计师许俊雄带领团队走村入户,忙着对葡萄、茶油、蜂蜜等南阳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与宣传拍摄,加紧打造“福物”系列品牌。
“两岸乡村建设各有特点、优势互补。台湾在乡村文创、社区营造、乡村旅游等方面起步更早,我们正在尝试将其转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可行路径,促进南阳文旅产业发展。”许俊雄说。
一衣带水,情牵两岸。南阳乡正乘着两岸融合东风,绘就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