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7月24日

永葆初心,描绘青山绿水美丽画卷

●将乐记者站 阴志毅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生活在将乐的人们,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蓝天越来越多了,空气越来越好了,河水也变得清澈干净了。

将乐县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和实践地,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殷切嘱托,永葆初心,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持之以恒构建最优发展生态

常口村生态资源禀赋优越,被1.9万亩山林环绕,森林覆盖率高达92.8%,流经村庄的金溪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

常口村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围绕“生态、宜居、美丽新常口”定位,从规划先行、严格管控、强化引导、优化服务等方面入手,着力构筑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建筑风貌之美。在人居环境改善和公共设施建设上,做到“不开山、不截水、不占田、不砍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为持续推进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设,常口村里实施了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进全域生态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家家户户用上干净水厕,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率先实现天然气进村入户;改造提升路灯景观,实施房屋立面改造,建成山水广场、儿童户外乐园等公共活动场所;把后山山泉水引入村中,形成村中有园、园中有水、水中有花的园林式村庄……

常口村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模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改水改厕、道路建设等民生工程及建后管护,每日可处理污水60吨以上。因村施策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将乐县累计投入近2亿元整治76个重点村。投入1.4亿元实施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率超过90%。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处理率达100%。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98%。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靠着保护生态和民居治理的新理念,将乐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常口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如今的常口民居白墙黛瓦,花草水景遍布,融成了一幅人和景美、生态和谐、共同富裕的乡村画卷。

看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常口村是中国“碳票第一村”,在生态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2021年5月18日,该村领取了全国首张林业碳票。2022年9月,村里首次卖出“空气”所得的14万元进行了分红。去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的福建活动在常口村举行,并实现了林业碳票全国首次跨区域销售。

“生态饭”,越吃越香。“两山学堂”、云衢山漂流、水上威尼斯、常上湖观光竹筏……七月的高唐镇常口村,风景如画,游客纷至沓来。这些年,常口村发挥良好生态和山水资源优势,搞起了漂流,办起了研学基地,兴起了生态产业,开建了“两山学堂”,鼓励村民开农家乐、办特色民宿,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常口村还被列入福建省“全福游、有全福”的旅游精品线路,常青旅游区获得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更多远方的客人慕名而来。

正值暑期旅游热,常口村云衢山漂流人气火爆,游客们慕名而来,坐上橡皮艇,在3.2公里长的漂流道上顺流而下,在惊险刺激的峡谷漂流里感受击浪花、闯激流、过险滩的清凉与激爽。“云衢山漂流项目,每天可接待游客300—400人,周末人数有700—800人,可以收入8万—9万元。”福建云忂山漂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祖标感慨地说,好风景变成了好钱景,如今成了成千上万游客的旅游胜地。

村里人气兴旺,村民们都忙着张罗农家乐生意。“现在环境好了,游客多了,饭店生意也相对稳定。”老曹土菜馆老板杨春富说,现在在常口,像杨春富这样吃上了“生态饭”的村民不在少数。

常口村千亩脐橙种植基地的果树已经挂果,脐橙产业的引进至少能给常口村带来每年100万元的增收。2023年村集体年收入已经达到215万元,生态富民强村理念越发深入人心,绿水青山持续释放出生态红利。

富裕起来的常口村和常源、元坪、高山坊、陈坊、邓坊5个村组建联村党委,实现党建联建、产业联抓、治理联动,仅脐橙种植基地,就能让常口联村的陈坊、高山坊两个村每年增收3万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步发展,不仅常口村发展更有后劲,也帮助几个村的村民一起吃上生态饭,享受生态福。”张林顺说。

眼下,常口村“两山学堂”已承接213批次培训学习班,培训学员1.8万余人次。常口村的“绿色蝶变”,是将乐县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的生动写照。

--> 2024-07-24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5600.html 1 永葆初心,描绘青山绿水美丽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