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优先任务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一、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引领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快速迭代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不断融合创新,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更催生出了一批新兴产业,为全球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进行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也就是说,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的,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拓展应用领域,实现了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它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从环境保护到医疗健康,从教育公平到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正以前瞻性的视角和颠覆性的手段,为这些问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加快科技创新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是推动社会变革、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坚持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差异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为中国不同地区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因地制宜”,既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创新规律的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组织管理、人才引育等多个层面,各地资源禀赋、主体功能、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存在差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打法也会不尽相同。不能忽视创新规律、产业规律和自身条件盲目行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
不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创新,关键都是从实际出发,都要立足科技基础,用好用足自身优势。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看,从来没有相同的发展路径,也没有可以简单照搬照抄的发展模式。着眼国家区域创新布局,立足各地特色优势和基层探索实践,找到科学合理的创新发展路径,避免千篇一律、搞一种模式。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性,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三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首先,要深层次地研究和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竞争优势,明确自身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定位和方向。三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发展与资源相关的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新能源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本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以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这要求在政策引导、人才培养及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首先,强化政策引领与支持,制定针对性强、前瞻性好的政策措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肥沃的政策土壤。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项目扶持等手段,激发企业和个人探索新技术、新业态的热情。优化市场体系,打造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市场在新型生产力资源配置中起到关键作用。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其次,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改革是关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事业中来,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信息网络、交通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促进新质生产力的高效流通和广泛应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机制,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扩大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这不仅能够提升产业链水平,还能促进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