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7月30日

尤溪: 攥紧农业芯 绘就振兴景

●尤溪记者站 王 琨

“2021年以前,村里制种面积为零,通过大力推广烟后制种,如今制种面积有500多亩,不少年轻人回村成了新农人,去年村财实现增收68万余元。”7月26日,在尤溪县梅仙镇南洋村制种基地,村副主任肖守锦说,种业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方向。

在尤溪,制种基地遍及14个乡镇124个村,像南洋村这样制种面积超过200亩的村有70个,烟后或菌后制种占99.42%。

尤溪制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技术力量雄厚。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刘文炳研究员为首的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技术团队,就致力于研发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创下了杂交水稻制种最高亩产451.46公斤的世界纪录。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指标萎缩、政策和技术等原因,尤溪制种经历了10多年的衰退期。“为了打好种业翻身仗,尤溪进行了政策、技术、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努力。”尤溪县种子站站长陈家威说,县政府出台推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意见,2021年起连续3年每年统筹200万元扶持种业发展,对入驻种业企业、种子生产企业、制种大户等给予相应的用地支持、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等。

2021年,尤溪在洋中镇规划建设种子产业集中区,成功引进福建宏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集中区建设种子科研生产加工中心。今年,项目已经完成验收,正在进行设备调试,9月将投入使用。

如何做好技术服务保障?尤溪专门成立22人的制种工作团队挂包乡镇,开展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他们还依托谢华安院士工作站,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协作配合,开展稻粒黑粉病防控等多项试验,把院士专家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套组合拳下来,尤溪制种面积从2020年的1.01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3.92万亩,2023年为国家提供种子804.1万公斤,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600万元以上。

走进尤溪县耀旺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台大型移动式卧式烘干机十分醒目,这是合作社理事长周开跃自主研发并成功申请专利的实用型烘干设备,解决了无烤烟房区域的种子烘干问题。去年,这机器畅销海南、广西等地58台,销售额300多万元。

耀旺合作社是农业部授予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拥有各类机械设备65台(套),实现了机耕、机插、机收、机防、烘干等全程机械化,合作社不仅发展制种产业,还为全县制种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农机,省时省力,解决了用工难题,方便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我们才有更多精力发展制种实现增收。”周开跃说,今年合作社制种面积1200亩,其中新增制种面积300多亩。

在尤溪,像耀旺这样从事制种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0余家。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尤溪在溪尾乡、洋中镇和西城镇建立了3个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推广运用示范片,培育了后楼村、象山村、埔宁村、东华村、西华村等5个千亩村,种业得以规模化发展。

在溪尾乡埔宁村,整村推进烟后杂交水稻制种,通过完善机耕路、排洪沟等基础设施,建设了高标准制种基地,全村制种面积达1127亩。“制种是订单式生产,有技术人员全程指导,还有每亩1600元保险兜底,这些让我们发展制种的信心更足了。”埔宁村村民姜能务通过“烟叶+制种”轮作,年收入40余万元。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的重要生产区域,尤溪充分发挥“国家级制种大县”示范作用,持续发展壮大制种产业,在沃野田畴绘就了别样的振兴图景。

--> 2024-07-30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5833.html 1 尤溪: 攥紧农业芯 绘就振兴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