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施晓宇
1924年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的329名学生(占当年厦大学生绝大多数),以及部分教师,在上海成立大厦大学,后更名大夏大学,表示由厦门大学变更而来。
1925年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大夏大学的学生担当主力军,在上海名声大噪。学校同时仿效西学,开设导师制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实施导师制的大学。一时享誉世界,获得“东方哥伦比亚(大学)”的美誉。
1937年日寇攻占上海,大夏大学师生被迫流亡到贵阳继续办学。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大夏大学复迁上海,结束长达八年的贵州之旅。
1951年 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以大夏大学(1924年)和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创办而成。也就是说,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主要是大夏大学。而我的父亲施宗白生前曾是上海大夏大学法律系三年级的学生,有1994年编辑出版的《大夏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附录的历届学生名单为证。
父亲由此成为有史以来,江苏省扬州市泰县俞垛镇茅家庄(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姜茅庄)全村第一个大学生,而且是出生于拥有八个子女的普通农民家庭,实属不易。因为有良好的家学渊源,父亲施宗白、母亲严蜀君生育的三个儿子:我、施新宇、施霁宇,在1977年12月全国恢复高考后:1978年7月,作为长子,22岁的我在当了四个年头的知青和半年的工人后,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19岁的次子施新宇在当了两年的工人后,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理论力学系;1979年7月,年仅16岁的三子施霁宇从福州第11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南京邮电学院自动化管理系。
随后,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施新宇考取同济大学理论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施霁宇考取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值得欣慰的是,父亲母亲的四个孙子、孙女也都好学上进:长孙施诺亚为福州大学社会学系心理社会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孙女施睿为南京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次孙施成为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二学生;三孙施泽为新加坡在读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