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10月16日

慢性疲劳,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

●全媒体记者 卢素平

不管睡多久,每天醒来还是疲惫不堪,连大脑也像被浓雾笼罩一般,反应迟钝;即使化了妆,依旧掩盖不住一脸疲惫,肉眼可见的变丑……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你可能不仅仅是累,而是陷入了慢性疲劳的漩涡!那么,什么是慢性疲劳?它有哪些症状?如何缓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每天都累是“病”不是“懒”

秦明(化名)患上这个小众的疾病时,大多数时间躺在床上度过。身边的家人朋友看到秦明的状态,觉得他一天到晚什么都没干,怎么可能累?一定是懒!

刚开始,秦明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说,原来每天睡足6个小时,就能一整天元气满满。但自从去年工作强度、压力不断加大后,他开始出现无论怎么休息,都没办法缓解疲劳感的情况。症状持续了两个多月后,他选择去医院就诊。“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时候,中医说我血虚和气虚,建议我好好休息,不要熬夜,晚上10点就睡觉,要锻炼身体,但是不能剧烈运动。”秦明说。

现代社会,长期高压生活方式形成的“疲劳杀手”,正日渐威胁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健康水平。采访中,多数患者和秦明相类似,是在经历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节奏、生活作息混乱、心理压力大后,出现无法缓解的疲劳状况。而最初,他们往往都忽略了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个“健康杀手”。

王芳(化名)也是一名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正在积极采取中医治疗。“几年前,我在项目组实习,经常每天加班到深夜,每天都觉得累,当时想着找个时间好好休息,就能缓解这种情况,但休息过后,疲劳感还在。”她说。

王芳的病史,已持续了4年多。她说,自己常年感到全身疲乏,四肢软弱无力,神倦思睡,时轻时重。此前,她做过包括CT在内的有关心、肝、肾、肺、脑及血液等各种检测,未发现异常。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去看了中医,服用中药并配合针灸、推拿后,整个状态有所缓解。

“中医说我是心阳不振兼肝阳不升之证,开出了生脉散加桂合四仙解乏的方子,效果不错。”王芳说,坚持了中医治疗后,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不适感基本消失。

慢性疲劳的症状及诱因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具体而言,是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特征的症候群,即在当代快节奏、高压力生活方式下机体出现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以无力、疲劳、睡眠质量差、认知功能下降及一些躯体症状。

早在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且目前患者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较患病前明显下降,休息后不能缓解的症候群,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在“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咽痛;颈部僵直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肌肉疼痛;多发性关节痛;反复头痛;睡眠质量不佳,醒后不轻松;劳累后肌痛”,这8项症状中出现其中4种,便可被确诊。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生理、心理、生活方式以及慢性疾病都有关联,是更深层次健康问题的早期警报,但在生活中常常被忽视。”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睡眠心理科副主任护师巫柳萍说,“例如,睡眠质量直接影响日间活力,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症等都可能是慢性疲劳的幕后黑手。”

巫柳萍详细介绍:生理因素方面,甲状腺功能减退、糖代谢异常等内分泌问题可以导致能量水平下降,引发疲劳感;维生素D缺乏、铁质缺乏等,都可能导致能量生成不足,使人感到持续疲乏。心理因素方面,长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可以消耗大量体能,导致慢性疲劳;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常常与慢性疲劳相伴。在生活方式方面,缺乏运动、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也会造成持续的疲劳感。

采访中,巫柳萍表示,在慢性疾病里,早期的糖代谢异常和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病症以及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通常也伴有持续疲劳的症状。

如何正确应对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综合征正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如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让患者精力充沛,元气满满?

巫柳萍认为,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诱因较为复杂,在探讨应对和治疗策略时,医生要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情况是独特的,采取个性化策略,包括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压力、寻求医学干预、进行心理治疗和自我监测等方面。

“要重视日常习惯的力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巫柳萍建议,逐步调整睡眠习惯,确保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同时,均衡饮食,特别是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此外,适度锻炼增强体力,改善心情。

慢性压力是加剧疲劳的罪魁祸首。在守护心理健康方面,巫柳萍建议患者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如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和瑜伽,降低身体的应激反应。同时,积极参与有效社交活动,多与亲朋好友的联系,通过沟通排解压力。

“对于那些疲劳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人来说,心理疗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选项。”巫柳萍表示,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已被证明对改善慢性疲劳有显著效果。患者不能讳疾忌医,应积极主动与心理健康专家沟通,学习更有效地应对压力、调整思维模式和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巫柳萍认为,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监测达到更加了解自己身体的目的。她建议患者记录日常活动、饮食和情绪变化,识别哪些活动或食物会加剧疲劳,哪些有助于提升能量水平,从而有效避免患病诱因,更好地制订治疗计划。

巫柳萍提醒,当以上调整不足以缓解疲劳时,患者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疗意见,排除慢性疾病诱因,对症下药。

--> 2024-10-16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9088.html 1 慢性疲劳,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