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卢素平 通讯员 林 丽
闲暇时间,沿着永安市巴溪河畔走一圈,看看河里的水体、污水管网的状况、岸边的垃圾清理情况,早已成为永安市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张闽的生活习惯。
“2023年,永安市国省控和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在三明市排名第一;新建4个河长制特色主题公园;打造15条‘六有六到位’标准河段建设;安砂九龙湖(红军渡口)成功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56个……”张闽娓娓道来。
创新治河机制,绘就水美画卷。张闽表示,近期,围绕三明市河湖长令2024年第1号《三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机制》要求,永安市河长办坚持从机制运转、力量保障、社会共治、预警督办、问题整治入手,全力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为提升治水实效,永安市严格按照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建设要求,细化完善河长制工作会议、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会议、联席会、流域河长工作专题会及河长办专题会商会,并联合上下游县区、公检法部门开展巡河、联动整治。今年以来,共召开各类会议8次,联动巡河整治4次。
当前,在确保现有128名市乡两级河长、82名河道专管员巡河力量的基础上,永安市善用专职队伍、民间队伍、科技手段等巡河力量,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河湖“天地网”,切实增强巡河护河实效。今年来,市乡两级河长累计巡河5900人次,河道专管员巡查19318人次,处置事件286件。专职队伍、民间队伍巡河6809人次;无人机巡河726公里、124小时。
为凝聚治水合力,永安市成立幸福河湖促进会、“益心为公”志愿队伍、“政协+青年志愿者”巡河基地等社会组织,拓展深化政协“委员河长”巡河问水机制,建立“政协民主监督+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新机制,并利用三明河湖研究院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河湖培训及河长讲坛,营造良好的护河爱河良好氛围。
以协同治理为抓手,永安市不断加强和完善数据信息共享通道,今年来,永安市河长办联合永安生态环境局发出流域水质预警14次;发出工作联系告知书16份;开展28个流域乡镇交界断面36个点位水质监测9批次,对检测报告中存在超标断面信息及时下发整改通知3份。同时,充分发挥驻河长办法院法官工作室、检察院检察联络室及河道警长工作机制作用,通过“法院+河湖长”“检察院+河湖长”分别联合签署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司法保护框架协议,凝聚起协同治水的强大动能。
坚持靶向整治,永安市对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河湖“四乱”等问题,采取加强取水监管、联合执法、检察听证等靶向治理措施,实施最严格的项目环评准入制度,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项目及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今年1月至9月,鳗鱼养殖用水量同期减少24.39%;完成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完成新建改造城区污水管网7公里及城市建成区65公里污水管网清淤排查工作。今年来,争取国债水利资金约1.67亿元,新增涉河涉水治理长度55.2公里,有力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长效提升。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一天,就要尽全力呵护潺潺碧水,守护靓丽的生态底色。”张闽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