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10月30日

故事背后的讲述

●颜全飚

在陈嘉庚诞辰150周年之际,校主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抗战时期在大田坚持办学故事的电视纪录片《烽火弦歌》,在东南卫视、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海峡卫视热播,有着特殊而非凡的意义。

电视纪录片《烽火弦歌》,以三个关键人物作为讲述者,他们分别是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校董陈村牧孙子陈呈、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校长陈维风外孙女陈晓雯、集美校友总会理事长任镜波。他们以崇敬之心去追忆嘉庚家国情怀,弘扬“嘉庚精神”。他们与摄制组,一路奔波,特别是90岁高龄的任镜波老先生在镜头下的蹒跚步履,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印象。作为大田人,作为长期关注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新闻记者、作为纪录片的参与者,我对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血肉相连的三位讲述者心怀感恩与感激之情,陈呈、陈晓雯是为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倾注了心血的教师后代,任镜波是长期为这片土地奉献挚诚之爱的尊敬长者。在镜头里,他们和蔼、慈爱,如是远离异乡归来的乡亲,如是家人,如是亲密的长辈、挚友。

在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志愿者们深情讲述着抗战期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三所职业学校内迁大田,从沿海到山区,在条件极其困苦的环境下,走出了一条沧桑而辉煌的抗战办学道路,谱写了鲜活而悲壮的办学之歌。特别是陈维风接受校主召唤,告别爱妻,从广东汕尾,肩挑着5岁女儿,步行22天,走到闽中大田;万吨远洋船长俞文农放弃海外高薪,毅然到偏僻的山区大田任教;大田玉田村民腾出43座祖房、老屋,大田开明乡绅集资捐款捐粮,支持办学;抗战办学,玉田村民与职校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情谊。感人的故事、质朴的师德师风,构成了嘉庚精神的一部分,筑成了一座令人景仰的丰碑。来此参观者,无论是干部、在校师生、专家学者,无不为之动容、眼含泪花,无不感到这片土地之厚重,视为遗存下来的非常难得的文化瑰宝,是这座县城的灵魂。

为什么要拍摄《烽火弦歌》这部作品?一是随着对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建设启动,以及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从北京,到省到市,所有的参与者被这里抗战八年、艰苦办学的故事感动,以影视的方式呈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众人所盼。二是正如本纪录片黄敏导演创作手记所感:“而我,也在一次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补上了嘉庚弟子该补的一堂课。”是的,得补上这一课,要记住他们,嘉庚及其弟子们奔波大田,艰辛八年,严谨治学,为新中国乃至全世界海洋人才的培养,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三是传承弘扬好“嘉庚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第二集美学村”这张金质名片,将进一步提升大田文化影响力,展示大田新形象。

“那是你深爱的土地,深爱的母亲,深爱的山河,深爱的乡音。”一曲由黄敏导演作词的纪录片主题曲《弦歌依旧》,打动了许多网友,线上线下好评如潮,唱红了大田的大街小巷。一年多的执着和艰辛付出,内敛沉稳、安静美丽的黄敏导演及其摄制组团队,奉献出了一部精彩的纪录片,看后令人动容落泪,令人深受教育,令人深切缅怀。摄制组以他们的艺术才华和汗水付出,在365个晨起与星夜里,为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力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老师为纪录片题写片名,省、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以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领导,始终关心着纪录片摄制进展,认真审片,诚恳地提出宝贵意见。一部作品,得以这么多人的眷顾关怀,给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温暖力量和强劲动力,激励着大田人民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 2024-10-30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9662.html 1 故事背后的讲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