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 渴 三元记者站 黄柳青 刘子豪 文/图
群山环抱的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海拔高,人心热。家家户户栽下甘甜的西际蜜桔,有位年轻人带领的团队十年如一日地耕耘着一份特别的“甜蜜事业”。
他就是余作平,在三元区列东经营一家水果店,这个“水果小弟”心怀大爱,带领同样热忱向善的爱心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十来年用心坚持
2013年正月,余作平像往年一样,在村中祠堂上供水果。熟悉的村干部见状便与他商量,能否准备些水果送给村里的老人。余作平本就是热心也懂得感恩的人,那些年依靠家乡的蜜桔产业把生意做得红火,他明白善待老人也是对家乡的回报。
当年重阳节,他就将最新鲜的水果早早地运到村里。黄色的桔子香蕉、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五彩缤纷的水果堆放在桌上,也托起了老人幸福的笑脸。大家坐在一起,忆往昔岁月,谈美好生活,余作平在一旁聆听这些过去的故事,感受着那份岁月的厚重与温暖。
余作平原本以为,这个活动仅仅是他人生的一个插曲,但当天活动中,一位老人向他发出最朴实的赞叹——“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多、这么新鲜的水果!”他忽然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他的一点付出,就能换来老人从未有过的感受,于是他决定,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第二年活动中,他发现不少老人吃水果时有些踌躇,想吃,但又舍不得吃。了解后,原因令余作平心疼——原来他们都想把这些好东西带回家给孩儿孙儿。
活动初衷,就是想让老人高兴,怎能让他们“畏手畏脚”?2015年第三届活动上,余作平准备了两份食物,一份供老人现场享用,另一份则让带回家。当年,他还为6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每人赠送一块生日蛋糕。
从单纯吃水果,到准备生日蛋糕,再到表演节目助兴,余作平操办下的敬老活动越来越丰富,阵势也越来越大。在去年举办的第十届活动上,他首次举办流水席,由吃水果零食变成吃席,还另外准备了水果糕点送到12位腿脚不便、无法到现场的老人家中。
“有的老人记性不好,看到我来了,他们也认不出,说了大名小名还是没记起,但是只要告诉他们我是办重阳节活动的小弟,他们就马上认出我了!”真心换真心,他的默默付出早已深深烙在老人心中。
善举开枝散叶
西际村有60岁以上老人150人,90岁高龄的有4个,每年操办重阳节活动,都是一件大事儿,单靠余作平一人,着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届活动之后,余作平在厦门遇到了老乡余歌。在了解了余作平的善举后,余歌毫不犹豫地加入爱心团队,给予极大支持。余作平说:“我只是埋下了公益的种子,是余歌让这个善意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18年活动中,余歌开始为老人准备礼品。考虑到冬季西际村山高地寒,他精选了发热腰带送给老人,从那年起,老人每年的“礼包”更鼓了——新增了雪中送炭的生活用品。
余作平在外创业的堂弟余作均听闻此事,也追随堂哥的脚步,连续三年为活动赞助生活用品。表姐安娜、余歌朋友和学生也是团队的积极分子。在大家的努力下,场场活动有声有色,老人家喜笑颜开。
余作平曾在直播带货的浪潮中脱颖而出,不少年轻人通过他的视频,了解到这项活动,纷纷报名加入进来。
第十届活动上,余作平承包了流水席和零食礼包,他的妻子亲自上阵包了20桌饺子,余歌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送出200元红包,为90岁以上老人送出500元,余作均定制保温杯送给大家。西际村村干部和村里的年轻人同样是队伍的“中流砥柱”,每年都帮着余作平运送、分发水果糕点,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仅为老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在精神上给予老人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在西际,加入余作平的爱心队伍,也让家人“有面儿”。余作均爷爷余安黎对孙子参加这个活动十分肯定和支持。在他看来,年轻人的担当,也体现在对家乡培养的感恩和反哺。村里的阿婆邓秀文坐在一旁也不住点赞,直夸他们送的保温杯既可以定时,保温时间还很长。要知道,冬天的晚上,老人家喝水并不方便,有了保温杯,不用爬出被窝,就能喝到热水,身体和心里都是暖呼呼的。
爱心传递,善举不停,余作平和村里年轻人团队的爱心敬老将伴随着他们的未来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