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蓉
宁化县气象局积极创新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部门协同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近年来,宁化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量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经受住了强冰雹天气过程考验,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充分肯定,为宁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宁化县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东麓,境内丘陵起伏,山峦重叠、地形复杂,造成对流系统影响错综复杂,冰雹灾害多发频发,西、北、南三面均能形成冰雹入侵点。实行省、市、县预报监测预警防御联防联动,构筑“规范化、标准化、快速化”的人工防雹安全作业体系,实现“科学、精准、安全”作业,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百姓受益、事业发展”的新业态。以“三联促三动”“四联四促”活动为抓手,分别与江西省石城县气象局、尤溪县气象局、宁化县烟草局烟叶办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长,通过理论联学、组织联建、人才联创,提升人工防雹作业科技能力,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主动互动联动,共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练就过硬本领,由气象指挥人员和8名退伍军人组成党员先锋队,带领纪律性强、素质较高、有丰富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党旗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战场高高飘扬。
烤烟是宁化县的重要经济作物,而冰雹是制约当地烤烟产业发展的重大风险源。宁化县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将如何有效遏制冰雹灾害这一痛点难点问题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和推动发展重要举措,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打造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何“打得准、防得住”,第一道防线需要往前端推移。2023年1月,以“跨省协作联防”为抓手,在上级气象部门的领导下,与赣州市气象局签订闽赣首个跨省人工防雹合作协议,在天气系统前端石城县布设3个作业点,将防雹战线继续往前端推进。
2023年3月22日下午,面对罕见强冰雹天气来袭,宁化、石城两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员密切沟通,协同作战,精准出击,成功实施联合防雹作业,有效减弱了雹云发展,保住了万亩烟地。这是闽赣首次跨省成功开展人工防雹联合作业。
“闽赣联防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实现了作业资源共享、防御指令共用、灾害预警共通,共同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联防联动能力水平。”宁化县气象局局长刘敬澄介绍。
战线向前推进后,宁化县气象局并未松懈,而是继续探索优化作业点布局,用于解决作业点布局与冰雹移动路径不够契合的问题,进而更好地实现防御区域有效保护面积扩大。
“在优化作业点布局时,最难也最耗时的是现场精确勘察。为了选出合适的作业点,全县只要大面积种植烟叶的地方,我们基本上都走过了。”宁化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办公室张启泉如是说。
根据要求,防雹作业点既要设置在冰雹最频移动路径上的保护区内,又得满足交通便利、实时双向通信稳定、作业平台平整夯实、安全射界范围累加≥45°,发射前方无遮挡物、距居民区不小于100米。带着这些标准,局领导亲自带队,下乡实地勘察30余次,在各乡镇、部门大力支持下,成功增选出15个作业点,作业点总数由原来的33个增加到48个。
作业点解决了,就该攻克现场指挥及作业人员不足的问题。
“我们之前在全县各乡镇择优选取59名当地村干部、种植大户作为当地作业点操作人员,同时聘请8名退役军人担任操作员兼驾驶员。但是要实现作业部署得更高效、精准、灵活,现有人员是不够的,尤其是现场指挥员,仅靠本局人员很难满足需求。”分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负责人吴凤珠说。
宁化县气象局打破常规思维,针对现场指挥人员不足这一难点问题,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最终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华茂三明分公司达成合作,由华茂三明分公司支援5名指挥员和1部作业车辆,重大天气过程作业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借助社会力量,与宁化火箭救援队合作,组建预备队,作业人员总数由原来的71人增加到96人,首次实现同时出动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最高达到16组。
“我今年种了30亩烟叶,经济效益还不错。还好有了人工防雹作业,保住了烟田收成。”既是人工防雹作业人员、也是种烟大户的中沙乡樟荣村村民张兴旺高兴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