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12月05日

万寿岩推陈出新

○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陈梦婕 张 辉

福建人的远古家园在哪里?这个“天问”直到三明万寿岩被重新“发现”,答案才渐渐清晰。

在这距今20万年的福建古人类生活遗址背后,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起, 三钢集团因生产需要在距离企业不远的万寿岩采矿。20世纪90年代末,万寿岩灵峰洞、船帆洞内陆续零星地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

是要保,还是要炸?轰隆隆的采矿爆破声中,这个珍贵的遗址面临生死抉择。关键时刻,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两度作出批示,使它免遭灭顶之灾。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炸药包下,跨越旧石器早中晚三个时代的万寿岩被幸运地保住了,为我们守住了一份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万寿岩是华南地区迄今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遗址,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多项空白。

“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如今,万寿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越来越多人走进这里,万寿岩文物也开始“周游”全国,它带动的文旅热潮让越来越多的项目在此落地。这个炸药包下抢救回来的宝贝逐渐拂去蒙尘,在各方的呵护下创下多项全省第一,持续闪耀文明之光。

全省有关文化遗产的首部立法:让保护有法可依

2000年1月,新世纪的曙光照进万寿岩,随着批示件的落实推进,万寿岩迎来了新生,但如何保护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早期的采矿让山体千疮百孔,一到雨季,万寿岩船帆洞就成了“水帘洞”,洞内考古遗迹保护情况很不乐观。另外,考古发掘带来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原本深埋地下的有四万年历史的人工石铺地面暴露在空气中,面临风化、开裂等问题。

对于这样珍贵的文物,本体保护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2002年,三明市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完成《福建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成为当时全国第一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保护规划。这份高起点的保护规划,是万寿岩的新生蓝图。

2017年,《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成为全省有关文化遗产的第一部立法,让万寿岩保护有法可依。

同时,以地质勘查和生态修复见长的福建省煤田地质局及时参与了进来。该局积极组建技术团队,通过地质测绘、水文调查查明了船帆洞顶板漏水的根源;建议采取覆土、植草、修建排水渠等方式对顶部采场进行生态修复;深入研究论证了船帆洞底板塌陷的可能性,并设计了万寿岩区域地下水长期监测方案等。

清理尾矿堆积、解决山体危岩、消除水患、修复周边环境……20多年来,一批批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接力完成了四期文物保护工程和长达5年的环境整治工程。在2021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万寿岩遗址被评为全国5个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之一。

目前,“推动万寿岩遗址船帆洞本体保护项目”国家文物局已同意立项;万寿岩遗址环境监测系统一期——气象站建设也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中心主任李顺亮说,对万寿岩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万寿岩目前还有龙井洞等多个遗迹尚未揭开神秘面纱。尽管认识在进步、技术在创新,还是应该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掘和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一味求成。

全省唯一旧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读懂20万年光阴

在做好保护的同时,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工作也有条不紊推进:2006年11月,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福建省目前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2019年6月,福建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今年8月,三明市万寿岩遗址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

今年夏天,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格外热闹。武汉20多所学校的学子齐聚一堂,为了一场远道而来的展览:“洞天遗珍”——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

这是万寿岩遗址文物出土以来第三次走出去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万寿岩遗址保护中心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认识这个珍宝。2022年9月,万寿岩遗址文物第一次走出去走进了厦门大学,在厦大人类博物馆办展,这也是厦门大学首次引进的考古遗址专题文物展。

厦门大学文博管理中心助理馆员陈世展至今还记得那时的盛况:原本展期半年,由于观众的热情又延展了半年。在厦大人类博物馆门口,身着“皮草”、两米高的“阿福”人偶,手持万寿岩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盘状刮削器,憨态可掬地和观众合影。照片迅速被分享到微博、小红书等,“阿福”也跟着红了。“阿福”是万寿岩博物馆专门委托厦门一家知名设计单位设计的IP形象,他的横空出世快速拉近了古老万寿岩和年轻学子的距离。展览现场,与万寿岩配套的文化衫、帆布袋等被抢购一空。

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不少学生看完展后,周末又组团专门再到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陈世展也去了,他用“震撼”二字形容自己的感受。陈世展是考古学硕士,专业研究的是青铜器。当来到封存了20万年光阴的万寿岩遗址,他突然意识到,福建的历史如此悠久,先人的智慧就刻在地板上、石核中;这里还曾是大熊猫、剑齿象的家……这些无不激起了他对福建史前文化的热情。

在万寿岩遗址博物馆,陈世展又遇到了“阿福”。通过全息互动投影,“阿福”与游客在小游戏中“合体”:奔跑、追逐野兔、投掷石块……这种沉浸式的展陈设计和观展模式,成为“黏住”观众的一大亮点。

“万寿岩本身无法搬运也不会说话,以前很多人看不到或看不懂,但通过文物走出去、打造文创IP、AR游戏等方式,让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有了抓手,找到某种与历史的有形连接,从而慢慢走近并读懂万寿岩。”陈世展说。

全球首家虫珀博物馆:串起亿万年时光

张云江是三钢老职工。退休后,他经常到当年工作的矿山附近踏青。漫步在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他对这里的变化感叹不已:“以前矿山粉尘漫天,现在满眼皆绿,让人心旷神怡。”

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设立后,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周边的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整治和提升,吸引了许多相关企业进驻,三钢万寿岩学院便是其一。

如今,在距离万寿岩遗址约1公里处,三钢万寿岩学院俨然成为三元区岩前镇的新地标,酒店住宿、素质拓展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与之配套引入的万寿岩温泉,即便是炎炎夏日,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让张云江感动的是,三钢的工业记忆也被保留了下来。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入口处,原三钢破碎厂的8个水泥罐成为考古研学营地的组成部分,向人们讲述万寿岩与三钢割不断的缘分。

此外,作为全省唯一的旧石器时代专题博物馆,万寿岩将科普教育、研学培训等融为一体,在考古研学营地打造了藤桥源舍、巢居生活等8个主题体验区,为参观者带来丰富的史前生活体验。进驻岩前村的闽台乡建乡创设计团队则为万寿岩制作了手账本、保温杯等多款文创产品,供游客购买留念。

10月2日,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石探记昆虫历史博物馆正式开业。这是全球首座以生物进化和昆虫琥珀为主题的博物馆。馆藏数百枚珍稀的“时空胶囊”昆虫琥珀及史前化石藏品,包含了目前科学界已发现的几乎所有生物类群。其中,世界首枚虾琥珀、世界上最大的螃蟹琥珀等镇馆之宝备受瞩目。刚开馆,便成为研学活动的一大热门打卡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子。

亿年琥珀、万年万寿岩,附近还有千年忠山十八寨、百年格氏栲林,串成了一条穿越亿年时光的文旅之路。7月4日,第三届海峡两岸万寿岩科技节暨首届大地艺术周活动在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幕。无人机比赛、音乐会等活动相继登场,成为万寿岩一年一度的盛会。“在这里,人们可以如此直观地感受史前先民的生活,又能与现代新科技对话,这是万寿岩的万年新事,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旅体验。”李顺亮说。

--> 2024-12-05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61318.html 1 万寿岩推陈出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