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长达 文/图
昌荣,沙尤公路上的一个小村庄,就在官昌水库边,属沙县区大洛镇。4月22日,农历三月三,这里举办畲情水乡民俗风情文化节。观畲族风情表演,看库区村落新貌,别有一番情趣。
昌荣由来
“农舍临湖走进昌荣谈卓望,酒楼接月倾听畲族说钟声”“沿河而来览十里平湖菖蒲岸,自得以玄赋四周碧墅朝阳诗”,昌荣农家乐牌坊上两副嵌字联,藏着昌荣村的变迁史。这里,原名菖蒲坑,后来卓姓发达,改昌荣坑,表昌盛繁荣之意。“文革”时改名朝阳,20世纪90年代末复名昌荣。
昌荣村116户500人。这里是沙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畲族),昌荣坑的后山沿着东洋溪而上就是坑底,住着畲族钟、蓝、雷三姓,有28户129人。畲族来到昌荣有十几代了,最早是来做长工。
除了畲族,昌荣村村民都是卓姓人家。
2019年4月,三明日报社记者詹昌政先生写了《九曲“秀才窝”》一文,其中道出了昌荣卓氏的来历(详见《管前传》)。卓氏郡望“西河”。北宋真宗年间(998年~1022年),河南固始卓庭入闽任福清丞。北宋末年,其四代孙卓宣义先迁仙游县茶溪镇,数年后再迁沙县大洛镇高坑洋上源建福德堂,生三子,分别居于上源、昌荣和尤溪管前九曲。
今年75岁的卓友圣是昌荣村老村支书。老卓说,卓氏开枝散叶, 除了昌荣,还散布沙县富口、高桥以及尤溪九曲、绿柳。绿柳,有绿角、柳塘两个自然村,20世纪70年代末建了柳塘水库。
九曲文脉茂盛,出过进士、尚书、侍郎、巡检等。“我们昌荣出的人物不多,明代出过县令卓钿。”卓友圣说。
据《康熙沙县志》记载,“卓钿,字荣麓,万历壬午亚元,端亮有品,吟咏不绝,迨令青浦,却常规,革赎锾,会旱甚,民无生,令掘蕨根作粉以疗,民德之立祠祀焉”“万历壬午三月菊花盛开,五月芙蓉盛开,是年卓子钿以书魁闽,士人以为瑞也”。
万历壬午年,是1582年,卓钿是乡试第二名,名扬八闽。
上网搜索,卓钿,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任青浦(现为上海市青浦区)知县,在任上兴办学校,体恤百姓“介而慎”,“案无留牍,庭无滞狱,四郊之内,政通人和”,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卒于任上。他在任时请青浦人、进士王圻主纂县志。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修成,第二年完成刻印。这是首部青浦县志。
关于卓钿,《青浦县志》里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卓钿,字邦华, 沙县人,万历中知青浦县,胥吏作奸,钿绳束无所假贷,而治民平恕,尤以清苦自甘,卒后囊无余钱,监司赙而归其防”。
可见卓钿是位清官,任上去世,官方出钱将他送回乡安葬。
昌荣村口有卓氏宗祠,是丙子年(1996年)翻新的。
库区竹乡
卓友圣说,昌荣周边原先多松树、杉木、柯木,过去木头通过洛溪(豆士溪)漂到沙溪装排。1958年沙尤公路通车,木头就靠车外运。
1975年,沙县修建官昌水库。全县抽调劳力, 社社连办,以公社为单位,实行三自带(自带伙食、粮食、工分),派出劳力修水库,最高峰上场8000人。1977年5月水库大坝建成。卓圣友说,当时有两个连队600多人住在昌荣村。水库淹没了昌荣村部分土地,一半的村民迁往南霞、高桥、城关。
1982年,留在当地的村民在水库边建起了新房,几排连排的青砖平房当年可是沙尤公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当时昌荣村大量种植毛竹,借助公路便利,这里成了沙尤线上笋竹集散地。现在村里的毛竹有1912亩。
“山风湖水倚亭人在画图中,旭日夕晖过路客归烟霭外”,老路路边的昌荣亭过去就是笋农的交易点。2012年沙尤公路改线,沿库区行走,昌荣亭就寂寞多了。
毛竹山、柑橘林背后是杉木林,林中不时传来鸡鸣。这里是昌荣村与大通农牧合办的乐子蛋鸡养殖基地。2016年,村集体争取资金,投资95万元,利用集体山场,建成鸡舍17栋2040平方米及其他配套设施。公司租下鸡舍,交给3户农户养殖,提供技术、种苗、防疫支持,同时负责收购。每栋养蛋鸡近1100只,共养殖蛋鸡1.8万羽。出租鸡舍,每年村财增收6.8万元。
鸡场四周围着3米高护栏,舍外成群土鸡在溜达、啄土石,舍里的鸡或在窝里下蛋,或进食、喝水。养殖户钟全淇每天料理着这些鸡,每两天就能发一车蛋由公司收购。
钟全淇是畲族,因多年生病,靠吃药维持,干不了重体力活,原先种点芦柑,收入微薄,一点收入买药供3个孩子上学,都捉襟见肘。加盟鸡场后,他与妻子管理5栋鸡舍5500羽蛋鸡,一年有13万元收入。2017年,他实现脱贫。如今,孩子们上了大学,学有所成。2020年,他花了30多万元,在乡里买了一套104平方米的商品房,乔迁新居。
文旅兴村
卓友圣说,昌荣村的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做小吃,八成人在城里买了房子。
行走昌荣,这里已变成美丽库区移民示范村,人口健康文化公园里,畲族服饰、婚礼、美食等民俗宣传展板充满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578米长的安全防护栏下,东洋溪潺潺流向官昌水库,如同端起明镜,映照满山葱绿。连排二层木楼、青砖平房,都是1982年时盖的,如今立面修缮、屋面改造翻修,外墙绘上水库建设、农耕农居的彩绘,把人们带进库区记忆。
作为少数民族村和库区移民示范村,昌荣村用好政策,发展文化旅游,开发畲情水乡——官昌库区风情文旅行康养项目,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的文旅休闲品牌,迈开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借助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村里盘活村小学校舍,投资约300万元新建“农家乐”项目,将畲族老宅打造成畲村民宿。同时,投入70万元,改造修建通往畲族旧居桥梁道路、修缮畲族旧居保留畲族文化遗产、新建旅游项目烧烤平台廊架及环湖旅游步道等。
昌荣村党支部书记卓佳榘告诉记者,除了农家乐、蛋鸡场,村里还投入50万元与官庄合作经营林地250亩,承租区粮食局屋顶投入50万元开发光伏发电,目前村财年收入20多万元。
畲情水乡引来了运营能人。华艺文创的罗建崇,是浙江人。去年底,他带领团队接手这一项目。4月22日,农历三月三,昌荣农家乐试营业,举办畲情水乡民俗风情文化节助兴。
“畲情水乡,采用立体复合产业模式,集合山水、风土人情等资源,开发民宿餐饮、烧烤垂钓、帐篷露营、科普研学、旅行康养等,同时将昌荣鱼、畲家茶等当地特色产品通过‘三明农旅’平台进行推广。”罗建崇说,项目将培育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赋能助力昌荣村乡村振兴。
昌荣农家乐下方的垂钓平台已完工,院墙外高大的楠木树顶戴着雪白的巨型花冠,那株800年的罗汉松树干虬劲,树下、坡边,小朋友们采野果解馋。春风吹,满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