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桂 文/图
岭头村位于明溪县夏阳乡东部,距夏阳集镇21公里,距明溪县城68公里,东与三元区陈大镇接壤,距三明市区28公里。村庄面积25.61平方公里,下辖常溪、岭头、建新、跃进、际头、前进6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98户966人。
1
问客村中人 饶杨万里客
岭头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有饶姓、杨姓等村民聚居于此,其中饶、杨为村庄主姓。
岭头饶氏属“大佑山平阳饶氏”体系分支。据《平阳饶氏家谱》《明溪姓氏第二辑》(2017年版)等资料记载,岭头村饶氏发源于江西饶州鄱阳县介冈村,北宋真宗时期(998—1022年)入闽。岭头村饶氏发源于江西饶州鄱阳县介冈村,北宋真宗时期(998—1022)入闽。大佑山饶氏始祖饶筠(万五公,第一世始祖)、饶筠三子饶锦辟(千大九公,第二世)后裔饶智举(二七郎,第九世,字知其,邑廪生)发现岭头村梅岭(今岭头自然村)地吉苗旺、适合人居。《平阳饶氏家谱》记载:“……虽父手所垂者,衣食无忧,而予亦应另作箕裘。命工构炉,开山取铁,至今铁场,居梅岭之下。道经其地……公(智举公)乃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叹曰:‘不意崇阿中由此结构,较之旧址,远胜天渊。’乃登虬龙,披蒙茸,移居于屠姓对门,命其曰‘梅岭’,盖取梅占春魁之义……所谓屠姓者,越数代他往,不知所终。”家谱《龙寿形胜志》(龙寿为岭头自然村别称)中有关于岭头地势的描述:“梅岭数里外,其峰高,其色翠,屐游者恍然身在云半,看万里鸿飞,天花浪鼓……”岭头村饶氏主要分布在岭头、常溪、建新、跃进自然村,人口约占村庄总人口的五分之三,有饶石有等名人。
际头(旧称天际头)杨姓为杨氏入闽始祖杨荣(子江公)后裔,据《际头杨氏族谱》《明溪姓氏第一辑》(2016年版)等资料记载,岭头村杨氏发源于弘农郡华阴县(今河南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商洛),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入闽。杨务本(1171—1200年),字居仁,杨荣第六世,为夏阳天际头始祖,于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迁入,至今已800余年。《际头杨氏族谱》记载:“……祖先世居将邑中和坊,家道丰盈,置膏田于曹地之源。吾祖(务本公)常临其地,见崇山峻岭,水秀山明,峰峦耸翠,茂林修竹,松鹤时鸣,千章掩映,备极幽雅,知为吉壤,爱之慕之,乃卜而居之……”族谱《形胜图说》中也有关于际头地形地势的描述:“天际头,崇峦排嶂亘衍,西北半山中,烟岚往往幻景,登其巘,足蹴云端,呼通帝座,恍如置身霄汉间,一切皆为俯视。环夏阳一带而望,真际于天,高不可攀矣!洞宾诗曰‘饮余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名盖取此乎?其来龙远,难殚述,自汤门斋发祖,奔腾踊跃,起伏非一,直抵大坞,山列金水大账,左边顿起一峰……术家或以为蟠龙形,或以为狮象形,而人居则各依旱麓以为庐。乃议者以穴居源头,势属逼窄,为非地之灵。然观龙身,数节稳重,水口三阳开泰,众山拱卫,而朝峰特秀,罗城周密,而逆笔尤奇。始祖肇基于此,世族氏以长子孙,盖亦择而取之也……”岭头村杨氏主要分布于际头、前进自然村,人口约占村庄总人口的五分之二。杨氏后人以四知先生杨震、闽学先贤杨时为榜样,努力不怠,奋发向上,有杨杰、杨元后、杨木子等名人。
饶、杨两姓世代和睦相处,繁衍昌盛至今,成当地美谈。
2
探知村中事 笑谈论英雄
岭头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有故事的村庄。
杨杰(1188—1258年),字宏中,南宋中丞(从三品),开基主杨务本之子。族谱记载:“公讳杰,字宏中,居仁公次子,吾乡二世祖也……祖生于宋庆元年间。”他是个非常恪守正道的人,族谱记载他“谨于而身,忠于而国,而出处进退,不失其正”,讲述了一则“汤门”的故事:“常从游于考亭之门,值伪学伪党之论起,乃筑斋居于后龙山顶,题斋门曰‘汤门’。语其二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今之世皆汤也,汝等敢出,而不畏汤所溃乎?遂闭斋门,教子读书于其中,而隐居自乐焉。”他是个非常勤政为民的官员,官至从三品的中丞,族谱记载:“……后列仕籍,官至中丞,因政事繁劳,卒于官署,朝廷悯其忠,宠以御葬。”相传他曾经担任太子的老师,或许这也是“朝廷悯其忠,宠以御葬”的原因。他是个非常有乡土情结的人,在际头杨氏祖厝后山冈上,生长着一棵福建柏,相传为宏中公通过宫廷园艺师,将皇宫庭院中掉落的福建柏种子带回育苗种植的。这棵福建柏树高约27.5米,胸围约3.03米,冠幅约220平方米,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是“福建柏树王”。
杨元后(1270—1358年),元中顺大夫(正四品)。他非常聪明,族谱记载:“公生于大宋咸宁(咸淳)年间,才同七步,学富五车,为士人宗,元大德十年登进士第。”他政声卓著,族谱记载:“……任远宁县尹,升授嘉兴府同知,清慎廉勤、慈祥恺恻,卓有政声,人咸颂之,后致政而归,诰授中顺大夫。”他爱家爱乡,族谱记载:“显应庙〔又称夫人庙,庙中供奉主神为莘七娘,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朝廷敕封莘七娘为‘惠利夫人’〕者,阖邑之神宫也,而其场址则我祖元后公暨文谟公捐焉。”“(退休返乡后),时寇贼蜂起,不时剽掠,乃建汤门斋,为木栅,以居家室于其间,与乡民同守御。”族谱评价他:“……或出或处、为进为退,与时宜之。其斯所谓‘用则行、舍则藏’者哉。”
杨木子(约1900年生,20世纪60年代末去世),明溪县大腔戏早期传承人。大腔戏也称大门腔,源于江西弋阳一带,清末民初传入明溪。大腔戏语言通俗,唱腔曲牌好记易懂,深受群众欢迎。岭头村民杨木子将大腔戏传统演唱方式与地域特色相融合进行演出并传授技艺,其子杨启明传承并传授戏班,20世纪80年代后仍有演出。明溪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御帘古村大腔戏,项目传承人邓太根师承杨启明,有艺术团1支,成员20人,剧目有《穆桂英招亲》《李世民游张府》等,主要流行于乔迁、婚宴、祝寿等民间喜事庆典活动。时至今日,在际头仍有村民吟唱大腔戏。
饶石有(1911—1949年),闽西北游击队联络员。1945—1949年,林志群领导的闽西北游击队在地美、溪边、岭头及邻乡沙县富口(今沙县区富口镇)一带活动多年,饶石有等30多位岭头村民参加革命,并大力支援游击队。194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岭头村被国民党部队包围,饶石有不幸被捕,遭受酷刑却威武不屈,最后被杀害于村大路尾坪。
这些故事是村庄独特的乡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
且看村中物 风雨斜阳中
岭头村至今保留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有保护完好的古庙宇、古民居等,古匾、古道、古井、古砖墙、古桥、古河道等随处可见。
古庙宇中福德桥和民主殿是较有代表性的。福德桥,位于际头村口,始建于清代,占地约100平方米。它是一座具有廊桥外观的桥庙,一头封堵,内供土地公、土地嫲、饶公、张公、定公等诸神,一头敞开,正对华光宝殿。华光宝殿为二层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一层正对福德桥,为戏台,右间可上二层,二层面阔一间,内奉华光大帝。站立其间,福德桥屋与周边景色可尽收眼底。民主殿,位于际头水尾,始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占地约10平方米,保存完好。该殿坐西南向东北,用料考究,门面与地面基础均为大理石材质,墙高近3米,由大青砖砌成,八字隔扇门,芜殿顶,五脊微翘。内里穿斗式木构,金色神幔下安坐民主公、民主嫲,正梁上书:嘉庆癸酉(朱墨)拾捌年七月(黑墨)壬辰念(朱墨)八日丙午时(黑墨)。殿虽小却颇为精巧,梁枋雕刻装饰有花及蝴蝶等。距民主殿约20米处有水尾廊桥一座。村中还有真武庙(景新亭)、龙兴寺、岭头组饶公庙等古庙宇,始建时间早,但现存多为后来重建。
村中有不少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因缺失可查证的文献记载,相关年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村中多清代牌匾,有官员为生员所题,如“凤毛济美”,即由福建学政翰林院侍读孙毓汶为一杨姓太学生所题,再如“辟雍选俊”,由福建布政使张铨庆为太学生杨显熊所题;有获认可为记录所立,如“盛世耆英”,为归化县(今明溪县)刘姓教谕、许姓训导为杨显瑚所题,如“恩优硕德”,为归化县儒学教谕刘懿芝、训导张文粥为杨世玑所题。一方方古色古香的牌匾,融词语、书法、雕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是村庄历史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村中多石阶古道,其中际头埑金岭和岭头组村口两条古道,始建时间早,保留完整,仍可通行。沿路生态良好,景色殊异,或可见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或可登高一览风景。
村中曾有温泉一处,明清县志均有记载,程熙〔明代举人,汀州府同知,明成化六年(1470年),由其奏请朝廷设立归化县〕曾作《汤泉》诗,曰:“水生天一阳为性,觱冽山中信有源。千古荒凉无客问,品题曲里唱开元。”觱冽即为觱篥,古代簧管乐器。近年来多有问津者,奈何“云深不知处”,问遍村民无所获。村中古井、古砖墙随处可见,但不知年份。此两项,均待爱好者考究。
温泉无处寻,但村庄地势高,瀑布倒多有分布。在众多瀑布之中,下坪瀑布落差大,梯级多,最为壮观,李际隆(明溪县盖洋镇温庄村人,清代进士,官至广东南雄、廉州知府)称其“不啻庐山瀑布”。村部往三明方向村口处有瀑布两道,夹于山涧之中,村民称为“龙溪瀑布”,春来水涨,景色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