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05月19日

“兵支书”兴村富民担重任

黄文才(左)入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建宁记者站 宁柳云 文/图

从人居环境整治到基础设施建设,从下好特色产业棋到拓宽村民致富路,从纾解民忧到为群众谋实惠……他从部队转战乡村,退伍不褪色,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赖与支持。他就是建宁县伊家乡陈家村“兵支书”黄文才。

产业振兴

为村民修好脱贫路

5月10日,在伊家乡陈家村见到黄文才时,他正与村两委商讨村里开展的各项工作。会议结束后,他又走进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实地查看村务情况。

51岁的黄文才是土生土长的陈家村人,1994年参军入伍,荣立营嘉奖一次,两次获评“优秀士兵”称号。1997年,他退伍返乡后,成为一名水电工。

2009年,怀揣着回乡干事创业的决心,黄文才回到陈家村任党支部委员。2018年,他凭借年轻、拼劲足等优势,再加上基层工作时积攒的好口碑,成功当选陈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回到家乡,一方面是情怀,另一方面是军营生活带给我敢想敢为的精神,希望为乡亲们做好服务。”黄文才说。

那时,陈家村基础设施落后、村里无产业支撑、村财收入几乎为零……

如何破解?黄文才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方取经,通过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研,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资金111万元,用于收购陈家电站,并投入26万元完成电站线路技改,每年增加村财收入约20万元。

陈家村人均耕地面积小,拥有众多林地、毛竹、溪流资源,毛竹山面积约8000亩,却只有约2公里的竹山道路,毛竹和笋只能靠人力运送,严重制约村里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黄文才带领村两委先后筹措资金约240万元,新建12公里通组路硬化,筹措资金约150万元,改造提升竹山道路12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农产品运输困难等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

这项工作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村民饶洪波激动地说:“黄书记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给我们解决了老大难。”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黄文才引导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成立陈家村笋竹专业合作社,农户以资金、山场折算的形式合资入股。他多次带领农户前往邵武、建阳、江西等地考察学习,目前村里林下种植黄精、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200余亩。

林下种植改善了村里脱贫户的发展困境。“在黄书记的指导下,进行管护毛竹山,笋年产量比原先提升了七八千斤,加上林下种植中药材,能有两份收入。”村民饶道明笑着说。

“我们计划扩大林下种植规模,引进药材加工销售企业,更好地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发展田螺、稻花鱼等生态养殖产业,促进村民村财双增收。”谈及村庄发展规划,黄文才信心十足。

纾解民忧

为村民全力谋幸福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黄文才经常入户走访辖区群众,变群众主动来访提出诉求为主动上门了解需求。

在走访中发现,通往陈家村下田一二组的临河路段道路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黄文才立即与村两委商讨,积极筹措资金26万元,用于道路硬化,新建护栏。

“等护栏建好了,以后出行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村民刘盛昌说。

聚焦群众诉求、矛盾纠纷、人居环境等民生问题,黄文才始终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村里的宗女士,丈夫因病去世,家中有年迈的婆婆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经济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黄文才积极协助宗女士家庭申请低保,并积极对接劳动保障部门,帮助她获得了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了家庭稳定收益。

随着产业的持续兴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陈家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村里先后筹措资金67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投入280万元用于全村农田护岸、水利设施建设;投入15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及村庄绿化、亮化、美化……

2018年、2019年、2021年,陈家村被市委政法委授予“六无村”,2019年,陈家村被三明市关工委授予“五好基层关工委”称号。

乡间小路硬底化、道路更宽敞、基础设施更完善……在陈家村,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日益得到改善,正一一回应村民的所期所盼。

“不管离开部队多久,不变的是肩上的使命和担当,这是军人的职责,为百姓谋福祉,我愿意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永怀希望,永不放弃。”黄文才说。

--> 2024-05-19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2564.html 1 “兵支书”兴村富民担重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