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渴 雷玉平 姜光伟
三明,森林覆盖率77.12%,郁郁葱葱的青山里有挖不尽的“宝藏”。
5月18日,走进明溪县夏阳乡旦上村,竹林下,仿野生种植多花黄精的枝叶已长出20多厘米,挂起了白色的花骨朵。黄精是补气养阴的好药材,利用其长在地下的块状根茎,只需采取近自然方式管护,每年秋季结合森林抚育劈草一次并进行培土,4年后就能采收,种植采收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是上好的林下经济作物。
另一边的天然林下,刚栽下不久的赤灵芝撑起了小伞。树干上“种植”的铁皮石斛,通过吸附在树皮上的根须汲取营养生长,不会对树木本身产生影响。
旦上村发挥森林资源优势,采用多元化立体种植模式,发展林下中草药2120亩,多花黄精、灵芝、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黄花远志、金线莲等中草药成为村民致富的“金草”。
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道兴眼中,林下种植中草药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运作模式,收取山林租金,公司雇佣村民进行种植管护,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8000元。”他拿起一盒灵芝枸杞红枣茶说,“这些药食同源的作物对健康很有好处!”
这是我市兜好林下“药袋子”的生动缩影。我市植被覆盖度大,腐殖质积累较多,土壤阴湿肥沃,且没受到化肥、农药污染,林下具有良好的遮光率、排水排涝性,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市现有林下种植中草药面积16万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草药品种19个,多花黄精、铁皮石斛、岗梅、茯苓、厚朴等基地面积超万亩。全市共获评9个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初步形成三元草珊瑚、永安金线莲、明溪红豆杉、清流岗梅、泰宁铁皮石斛等“一县一特色”格局。
喜获中草药丰收的旦上村,还将目光放在药材深加工上。通过与省药食同源试点生产企业——明溪县沃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围绕灵芝、铁皮石斛和西洋参三款中草药生产出15种衍生品,林下中草药产值向高附加值延伸。
福建盘古中药材有限公司在全市开展中药材种植业务的同时,于2023年底建成黄精加工厂,经过九制九晒的即食黄精,实现了从每公斤数十元收购价到千元市场销售价的飞跃。
2021年以来,我市争取省级财政林下经济专项资金3904万元,扶持各县(市、区)发展林下经济,其中就包括林下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做优做强中草药材产业。
林下“菜篮子”也在抒写林下经济大文章。
这些天,抓住采摘乌桕花蜜的好时节,明溪县诗窠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曾礼标和妻子把百余个中蜂箱搬上了狮窠村黄厝窠山场。把蜂箱摆在这里,是为了更好地接近蜜源,
通常一箱蜜蜂可产10斤优质蜂蜜,市场行情好时,一斤可以卖60元至70元,效益可观。“这蜜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高,对身体有好处,还让我们的日子像蜂蜜一样甜!”曾礼标笑着说。
林下经济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三明是笋竹之乡,毛竹资源丰富,竹笋质量高。这道时令性很强的林下山珍,如今已是饭桌上的“常客”,还走出国门创收。这要归功于笋制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明极野食品有限公司的鲜笋生产一年四季不打烊,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竹笋急冻冷藏技术与有机笋生产管理技术等,极大保持了笋的新鲜度,满足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笋的需求。在供应国内市场的同时,每月公司还向日本出口约600吨的笋制品,成为国内水煮笋行业加工出口的创汇大户。
倚绿生金民更富。2023年,我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48.04万亩,实现产值179亿元。在此基础上,我市持续加强“中国绿都”宣传,依托“绿都明品”“食尚三明”市级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用好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加大林下经济产品营销推介,拓展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