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11月02日

情越山海 心手相牵

——泉州三明新时代山海协作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全媒体记者 刘岩松

向海泉州,奋勇拼搏、志在先行,民营经济发达、产业集群特色鲜明、改革开放勇立潮头,创造了“晋江经验”“泉州模式”。

山城三明,锐意进取、昂扬奋发,作为闽人之源、闽学之源、闽师之源、闽江之源和客家祖地,这里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

山与海,自古地缘相接、人文相通;新时代山海协作更是让两地情越山海、心手相牵。202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泉州与三明建立对口协作关系。这一重要举措,正推动两地增进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共赢,加快构建山海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山海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动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健全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为新时代山海协作指明了方向,更鼓舞了干劲。

眼下,两地在产业协作、项目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多路径的协作新格局,绘就了一幅山海共生、绿蓝泼墨的新画卷。

争先奋进 结好“山海盟”

跨山越海,携手共进。省委、省政府明确泉州与三明建立对口协作关系,是两地在新起点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两地携手争先、合力奋进,迅速明确组织领导机制,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县两级积极推动党政主要领导考察互访。

3 月 28 日,泉州市政府与三明市政府联合印发《泉州市与三明市山海协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在省内率先出台实施。根据方案部署,两市紧紧围绕产业协作共兴共融、创新平台协同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事业交流合作、生态文明共建共享5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力争到2030年,两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人文、生态、交通等领域深度互融,努力为全国、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泉州三明山海协作,成立市领导为组长的山海协作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建立山海协作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进实施山海协作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两市高频次多层次开展互访交流,累计260余批次,构筑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为推动山海协作工作横向、纵向深入发展,两市教育、人社等14个市直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专项协作实施方案,以及8对县级山海协作实施方案(安溪县—大田县、鲤城区—明溪县、洛江区—宁化县、晋江市—尤溪县、南安市—将乐县、惠安县—泰宁县、丰泽区—建宁县、石狮市—清流县)接连印发。14个对口协作市直部门分别赴泉州考察对接,并形成系列成果。各县(市、区)分别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泉州考察交流,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协作等活动。

携手共进 念好“山海经”

走进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一期,其中4家企业正忙着进行协同生产。由三钢生产的钢材进入安德凯重工与明全重工分别锻造,产品由恒升制造组装为挖掘机链条,废料进入华力重工再次利用。

以三明与泉州共建高端装备产业园为契机,安德凯等4家泉州企业同时入驻园区,如今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密不可分的合作共同体。

“抱团一起取暖,自己就不内卷了。今年上半年我们几家的总产值超1.5亿元,订单量完全是一个爆棚的状态,现在都全力以赴赶订单。”三明安德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飏表示。

两地携手,产业和项目是重中之重。近3年,两地合作实施重大协作项目32个、总投资190多亿元。泉州,已成为三明在省内经济协作最紧密的地区之一。

两市探索飞地经济,以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为依托,打造“产业飞地”,已落地项目24个,总投资63.7亿元。在围绕三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方面,开展“科创飞地”合作项目4个,其中3个创新平台项目获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平台600万元资金支持。

三明瞄准项目牵引,本年度已签约山海协作项目119个,总投资210.6亿元,三元顺芯工程机械等5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77.5亿元。32个项目列入全省第一批山海协作清单,其中,沙县远润竹木纤维生产、泰宁竹圣竹制文化用品生产加工等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恒利达、建鑫重工、泉禹机械、泉烨机械等4个山海协作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获授信金额2亿元。

同心共向 续写“山海情”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一批又一批泉州人因耕地不足、水库建设、知青下乡、支援山区建设等原因移民到三明。

仅1958年,全省10万大军支援三明工业建设,就有许多来自泉州。当时的三钢,三分之一是闽南人。三明至今有近20万人使用闽南方言,保留着特色鲜明的民间习俗。

三元区莘口镇楼源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村民全部来自泉州。20世纪70年代前后,泉州三美水库库区内土地被淹,当地政府组织村民移民。

“当时一位村民的养父母是楼源国有林场职工,自己也在三明上班。他回去告诉受灾村民‘三明这里很好’。”楼源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姜友海说。随后,来自泉州市区、德化县、南安市等地村民陆续迁移到楼源村,人数大概50户150人。

眼下,更多敢闯敢拼的泉州人来到三明寻找商机,现有5万多人在三明创办各类企业1500余家,成立4家泉籍商会,经营范围遍及机械铸造、茶叶、纺织服装、建材等产业,泉州成为三明对外经济协作最紧密的地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两市围绕民生领域,发挥比较优势,持续深化协作。教育方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三明75所学校与泉州63所学校建立结对共建关系,4批33名教师赴泉州结对学校跟岗,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互访学习67次,参与教师1720人。医疗卫生方面,三明市妇幼保健院赴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到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交流学习。我市选派3人赴泉州对口单位进修,安溪县医院选派4名医疗专技人才到大田县总医院开展帮扶活动。

--> 2024-11-02 ——泉州三明新时代山海协作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59844.html 1 情越山海 心手相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