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广 敏
黄金尧生前是永安县贡川公社立红大队党支部书记,今年是他去世30周年。时空流转,岁月飞逝,但54年前的一幕幕,依旧驻在我心间,清晰如昨,感动永恒。
1970年初夏,我父母接到“下放劳动”的通知,我们家生活轨迹骤然转变。两天后,外婆和我便随父母来到了距离省城三百公里之外的永安县贡川公社。原定安置在红卫大队,不知何故,临时又被调整到了立红大队。那一夜,我们搭上了前往闽西北的火车,从夜幕低垂的8点直至第二天凌晨3点才抵达永安站,随后,又坐上了伐木场的卡车前往村里,一路颠簸,担惊受怕,不知前程何在。
黄支书早已在村口等着我们。由于接收任务来得突然,村里来不及做任何准备,黄支书把村部腾出一间,作为我们的“新家”。村部十分简陋,什么都没有,古人所言“家徒四壁”,大抵如此。那个夜晚,我们一家人睡在了两条长凳和两块大门板拼起的“床”上,山风从墙板缝隙中吹了进来,月光洒在屋内,蚊香燃起的袅袅烟雾缓缓升起,那情那景印刻脑海,至今不曾忘记。
第二天清晨,我好好地逛了逛“新家”。这是一处两层木结构房屋,楼下四小开间,依次是赤脚医生就诊点、大队财务专用账房,柴火间和厨房,楼上原来是大队开会的地方,现在住着我们一家四口。黄支书一早便来看望我们,问长问短,还随手捎了几枚新鲜鸡蛋。他四十来岁,一脸黝黑,长得淳朴精干,一看就是经历过风雨,见识过世面。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乡亲们陆续到家里串门,他们对“下放干部”既好奇又热情,问了我们好多城里生活的情况。这样一来一往,我们对新的生活环境渐渐熟悉了起来,也对黄支书有了更多的了解。
黄支书是社员心中的主心骨。他出生于1931年7月,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村民兵指导员、互助组组长、治安主任,乡耐火厂车间主任、乡长等职。他年纪不大,阅历丰富,话语不多,办事利索,由于做人做事公正厚道,在村里威望很高。他的爱人罗大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当过妇女连长,还是一名接生员,也算得上大队的巾帼女杰。夫妻俩志同道合,乐于助人,十里八乡都有很好的口碑。
我们来得仓促,准备不足。当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晚上照明全靠松脂,条件好的家庭才用得上煤油灯。好在黄支书家有存货,他拿了一大把松脂送给我们。松脂点燃后,虽然有点光线,可以照明,但燃烧后一直冒着烟油,气味呛鼻。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挺开心,可以围着光亮吃晚饭,借烟油驱赶蚊虫,还能在微弱的光线下看看书,做点家务。这一大把的松脂,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最初也是最难的农村生活,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也度过了一段囊萤照读的学习时光。
黄支书是个细心人,看到了我们住所里凹凸不平的墙面和不时飘落的粉尘,便四处搜罗了一叠旧报纸。要知道,那时候,报纸是值钱货,不是谁都有,也不是谁都愿意给的。几天后,他来到了我们家里,用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将一张张泛黄的旧报纸糊在斑驳的墙上和漏风的窗户上。虽“洛阳纸贵”,但人心更可贵。那些报纸如同时间的碎片,被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原本冰冷的墙壁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得温馨而多彩,为我们的小屋增添了几分喜气与生机。
没过几天,黄支书领着我们在村部侧面的山坡地上开垦了一块菜园子,还拿出自家的菜苗菜籽,手把手教我们耕地种菜,自给自足。这块菜园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安慰,我们意识到,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也是村里的社员了。我母亲最开心,虽然已离开农村20多年,但培土播种、护苗除草……农活技术依旧娴熟,仿佛从未离开过田埂。到了冬季,还能腌制些酸菜萝卜与乡亲们分享。说起种菜,就不得不说那浇菜的肥料。那时没有公厕,黄支书为刚从城里来的我们赶制了两个大的木桶,既解决了如厕的窘境,又收集了农家肥,实在是一举两得。
有一天,黄支书特意送给我们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他憨憨地笑着说,这只母鸡很会下蛋,有了它,就能经常吃到新鲜的鸡蛋了,还可以再孵几只小鸡。那时村里的家禽宝贝得很,黄支书大方相赠,我们别提有多感动。至今还记得,那母鸡羽毛丰满,色泽鲜艳,眼神锐利,脚爪有力。好像是这只母鸡给我们带来了福气,我们的新生活也有滋有味、有模有样兴起来,增添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彩头。
逢年过节,黄支书更是没有忘记这些“下放干部”。在山村的第一个春节,他将家里那头年猪杀了,换了点应急钱,但特意留下猪肝,切了一大块送到我家。那新鲜的猪肝还冒着热腾腾的气,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和山里人的暖意,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分量,更是黄支书那份真情厚谊。
黄支书对人对事心里有一杆秤,当时我父母的组织生活还没有恢复,但他却请我父母参加村里的支部活动,传达学习文件也不落下。他跟我父母说,“你们下放到农村来劳动,参加支部活动是不能少的。”这给我父母莫大的宽慰和鼓励,让他们寻到了坚持坚守的动力。
黄支书还是个木工师傅。有段时间,他经常在木工房里忙碌着,不知道在雕刻什么大作。1972年初春,我父亲被安排进了永安城关,在县建筑公司劳动。当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告别时,黄支书搬来一张八仙桌放在我们面前。那张八仙桌,线条流畅、结构坚实,很是雅致,这就是他那段时间悄悄忙碌的杰作。他说:“山里没什么东西,这张桌子就送给你们,作个念想吧。”我们感激不尽,带着那张八仙桌踏上了新的旅程。我父母很是珍视,尽管后来搬了几次家,但那张八仙桌始终伴随着我们,见证了我们家多年柴米油盐平凡日子里的团圆与欢乐,更成为了我们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支书是一个朴实能干的农民、古道热肠的邻里,是社员心中的暖心支书,是我们这个异乡人的叔伯兄长。黄支书对我们家的好还有很多,他那朴素真诚且充满人性光辉的善举,让我们长长久久铭记在心,不敢忘却。
情于故人重。怀旧是一根柔软的丝线,萦绕于心,让人时时感受到岁月的温度。如今,离开那个村子50多年了,但那些珍藏心底关于黄支书的温情往事,那些美好记忆,如同陈年的老酒,越陈越香,越久越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