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宏
说来很有趣,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中草药因避讳而被迫“改名换姓”。
众所周知,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现象,意即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示尊重、以显权威。没想到,这种“硬性规定”居然连中草药也被无辜波及。有些中草药,就是因为必须避讳而不得不改名的。
黄瓜。在传统药典中,黄瓜也是一味中药。黄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保健功效,且具有一定洁肤增白、祛斑抗皱、护肤防衰、消炎疗伤等功效,享有“厨房中的美容剂”的美誉。《本草拾遗》中提到,黄瓜中含有的维生素C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还可治疗慢性肝炎。黄瓜原名“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因其种子来自西域胡地,所以称之为“胡瓜”。公元330年,石勒称帝建立后赵政权,石勒因其自身是胡羯族人,并且信奉“胡天教”,因此下令讳“胡”字,于是“尊上意”,“胡瓜”被迫改称为“黄瓜”,并且沿用至今。
山药。山药是一味补脾益肾的佳品,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功效,《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别录》《食疗本草》《日华子本草》《伤寒蕴要》等药典对其药效均有详细记载。山药之名,经历了两次更改:山药最初名曰“薯蓣”,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唐代时,唐代宗名叫李豫,因“蓣”与“豫”同音,为避帝王讳,便将其更名为“薯药”;宋代时,又因避宋英宗赵曙之名讳——“薯”与“曙”同音,遂再次更名“山药”,一直沿用至今。
常山。常山别名土常山、黄常山、白常山。《纲目》记载:“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用之得宜,神效立见;用失其法,真气必伤。夫疟有六经疟,五脏疟,痰、湿、食积、瘴疫诸疟,须分阴阳虚实,不可一概论也。”常山本名为“恒山”,《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称:“因本植物始产于恒山,故得此名。”在《神农本草经》中,常山的原称也是“恒山”。西汉时期,汉文帝名叫刘恒,为避其名讳“恒”,故地名、药名都改成“常山”。汉亡后,在一些医药典籍中,“常山”曾恢复“恒山”的原名。但是到了宋代,因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不得不再次改名,改为缺笔的“恒”,如“恒山汤”的“恒”字就缺去了最后一笔。
元参。又名浙玄参、黑参、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玄台,是一味很有名气的中药,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等功效。玄参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玄者,黑也,所以才有“黑玄参”之名。本来“玄参”这个名字叫得好好的,岂料清代时,康熙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为避帝王名讳,遂改“玄参”为“元参”,并沿用至今。
玄明粉。是从中药芒硝中提炼所得,又被称为“风化硝”,具有泻热通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清肺解暑、消积和胃等功效,《品汇精要》《本草蒙筌》《纲目》等药典对其药效均有记载。清代时,玄明粉遭遇了和玄参相同的命运,因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之名讳,改“玄”为“元”,这便是“元明粉”之名的由来。
延胡索。延胡索初名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延胡索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它还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延胡索在历史上也经历了数次的“改名换姓”:早在南北朝时期该药已开始入药,名为“玄胡”;唐代始有“玄胡索”之名(见于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元代名医王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宋真宗赵恒本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皇帝名字中有“元”字,所以玄胡索只得改名为“延胡索”;改朝换代后,又恢复原名,明代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就称其为“元胡索”。现在中医界通常简称其为“元胡”。
真武汤。一味常用中医方剂,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它也遭遇了避讳更名的“待遇”。宋代时,为避祖讳,宋真宗把四方诸神中的北方玄武神改为“真武神”,故以四方诸神来命名方剂:东—青龙汤,西—白虎汤,南—朱雀丸,北—真武汤。
中药因避讳而更名,虽说现在讲起来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中药的悠久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的人文地位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