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11月15日

自律·尊重·宽容·和谐 ——读《朱子家训》随想 ●林祚建

在《朱子家训》的文本中,朱子(朱熹)通过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出了非常深刻修身齐家的道理。换言之,朱子通过《朱子家训》,传递出了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哲学信条,划出了一条做人的底线。

强调个人的自律。

《朱子家训》非常强调个人的自律。个人的自律首先体现在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加强个人的修养,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上。在朱子看来,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角色,积极培养自己相应的品格,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样家庭才会和谐,生活才会幸福。

其次,个人的自律体现在细微之处。《中庸》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对此朱子解释说:“隐,暗处也。微,细事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己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品格修养并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行为,更体现在细微之处。细微之处,更能见一个人的思想和品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的善行都是从细微处慢慢积累起来的,量变引起质变,这样才能积小善为大善。一个人的恶行也是一样,也是从细微处慢慢累积起来的,最终积小恶为大恶。个人的修养也是一样,只有从细微的点点滴滴做起,慎独自律,排除小恶,不断累积小善,这样才会获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再次,个人的自律还在于对人格的坚守。每个人都会面对利益的诱惑,面对利益该如何去做,朱子在《朱子家训》中给了答案,那就是“勿损人而利己”“见不义之财勿取”。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应该通过正当合乎道义的手段去获得自己追求的利益,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做到的。君子并非不能爱财,只是君子更自律。

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

在个人自律的基础上,《朱子家训》也教导人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首先,人格的自我完善体现在应该做什么。见到老年人,应该尊敬他;见到年幼的孩子,应该爱护他。尊敬老年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上比较长,而是因为他们有着岁月积累下来的丰富知识和人生经验;爱护年幼的孩子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而是因为他们是家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应该多读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应该主动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应该主动教育好自己的子孙后代;应该主动体恤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应该尊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也应该积极帮助那些正处于患难中的人。

其次,人格的自我完善体现在应该怎么做。见到德行高尚的人,即使年龄比我小,也一定要尊重他;见到不正派的人,即使年龄比我大,也一定要远离他。对于那些仇恨自己的人,应该用合法正义的手段去化解;对于那些怨恨自己的人,要用真诚去回报他们;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应该从容去面对。看到别人犯有小的过错,应该包容和原谅他;看到别人犯了大的过失,应该用正确的道理去规劝他。看到别人的缺点和过失,应该学会为别人掩饰,不应该到处扩散宣扬;看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应该予以宣扬和表彰。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不能因个人恩怨公报私仇;在治理家庭的时候,不能掺杂怀有私心损害家庭其他成员的利益。

第三,人格的自我完善还体现在禁止做什么和慎重做什么上。不要因为善行很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恶行很小而去做。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也不要妒忌贤良和有才能的人。不能由着自己的愤怒随意使用暴力去伤害他人,也不能违背社会行为犯规去伤害一切生命。对于通过不正当合法途径取得的财富一定不能收取;对于合乎情理的事情,要顺从,并积极参与。人都好面子,所以谈论到别人的短处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慎重,但是也不能过分炫耀自己的长处。

倡导对他人的尊重和宽容。中国人一直倡导与人为善,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以说尊重和宽容是《朱子家训》非常突出的思想表达。见到老者要敬之,见到幼者要爱之。见到有德者要尊之,见到不肖者要远之。与我有仇恨的人要用道义去化解之,怨恨我的人要以直报之。他人犯有小的过错要包容而忍之,他人犯有大的过错要以理喻之。他人有很小的恶行要学会帮其掩饰而不损其面子,他人有大的善行要大力宣扬。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不应该妒忌有才能的人。不能由着自己的愤怒用暴力伤害他人,更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他人的性命,等等。这些无不透露着对他人的尊重和宽容。

《朱子家训》蕴含着和谐的主题。

在短短的317个字里面,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朱子对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的理念,可以说和谐就是《朱子家训》的主题意蕴。朱子的和谐观念源于对儒家核心观念“仁”的理解。朱子曾作《仁说》一篇,开篇提道:“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徳,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在朱子眼中仁是天地生物之心,是心之德,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在表现,它与天地生物联系在一起,这又表明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应该爱天地生物,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因此具有一颗仁爱之心的人,不仅仅爱他人,更应该有一颗与天地(自然)、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体之心,这样才能与天地生物和谐相处,这样家庭、社会、国家才会更加和谐。那么如何做到与天地(自然)、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呢?那就是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追求社会和谐,以期建立“大同社会”。朱子的社会和谐就是“天下平”,那么如何实现天下平?在《朱子家训》中也透露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社会和谐在朱子看来还在于对生命的尊重。生命不仅包括人,还包括除人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对于有生命的物体,也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随意剥夺,要做到“勿非礼而害物命”。尊重生命,不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社会才会和谐。

社会和谐在朱子看来还在于坚持公平正义。首先,公平正义体现于细微之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是小善还是小恶,你做还是不做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尤其在公平正义面前,小善和小恶区分就更加明显了。其次,公平正义表现在处世方面。在处理公共事务时要坚持公平,不能掺杂个人的私仇;在管理家庭时也要公平,不能带有个人私心。最后,公平正义还在于利益分配和弘扬社会正气方面。对于不是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的财物,不能要,因为这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对于合乎正义的事要大力弘扬,积极参与。坚持公平正义,这样社会就会少了一些矛盾,社会才会和谐。其实,很多家庭矛盾往往是夫妻双方关系不和谐导致的,夫妻双方的矛盾极易引发上一辈和下一辈之间的矛盾,所以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家庭的关系和谐至关重要。家庭的和谐还有赖于对家庭成员的教导和体恤。每个长者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能够兴旺发达,子孙后代有出息。朱子也一样,《朱子家训》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好好做人,家族能够安定兴旺。所以,对家庭成员和子孙后代的教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故《朱子家训》云:“子孙不可不教。”那教什么呢?朱子在家训中给了答案,那就是学“诗书”、知“礼义”。学习儒家的经典,成为一个有涵养的谦谦君子,学习礼仪,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德道准则。其实在古代家庭中还有一类人,那就是家里的僮仆。僮仆的社会地位很低,并且长期或者终身服务于家庭里的主人,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在朱子眼中,僮仆也是一个健全的人,也是家庭的一员,应该得到关心和体恤,所以“僮仆不可不恤”。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得到很好的教导,得到关心和体恤,这样家庭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人际和谐是除家庭成员外人与人交往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如何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朱子在《朱子家训》中进行了较长篇幅的论述。

首先,在朱子看来,人际关系的和谐体现在对他人的真诚。要真诚对待他人,这种真诚既是情感上的真诚,也是行为上的真诚。对待自己的师长、朋友,老者、幼者、有德者等这些人,情感上要真诚,要发自内心。行为上也要真诚,要能真实体现自己的礼、信、敬、爱、尊,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别人,感染别人。

其次,人际关系的和谐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和宽容。要尊重别人的面子,肯定别人的成绩,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做到“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对待他人要宽容,对待仇者、怨者要用平和的心态和和平的方式去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以怨报怨。在与人交往时,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他人发生矛盾,要学会包容,“含容而忍之”。即使他人有大的过错也要尊重他人,以理服人。

最后,人际关系的和谐还体现在克己。首先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要学会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做到“勿损人而利己”“见不义之财勿取”。其次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情绪的冲动而做伤害他人的事,“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只有首先学会克己,那样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 2024-11-15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60406.html 1 自律·尊重·宽容·和谐 ——读《朱子家训》随想 ●林祚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