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5-0015 三明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598-8258176广告热线:0598-8223675订阅热线:0598-8250777






2024年11月16日

故 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三明浮桥 (资料图)

如今美丽的三明城一隅 (林文斌 摄)

●讲述:五 朵

阳春三月,黄浦江畔寒意已退,春风拂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年过七十的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江畔,望着两岸的高楼大厦及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巨轮,陷入了无限的回忆之中。

1960年12月,父母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山区建设,带着六个未成年的子女离开我的故乡,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迁居到偏僻的山区——三明。从此,三明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只有九岁的我,只是听大人们说,三明是福建前线,需要我们去建设。我想,作为福建前线的三明一定能看到飞机、大炮,三明一定比上海美。我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恨不能立刻飞到三明。经过三天的旅途奔波,我们终于到了三明。

火车一到站,我急忙跳下车,想看看美丽的三明。可眼前的情景却把我吓呆了:低矮的火车站黑灯瞎火的,到处一片荒凉。火车站前面是一座破旧的两边没有护栏的浮桥。下车后大人们只能排成两行,大家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们过浮桥。还不时地听到“当心,当心”的叮嘱声。我战战兢兢地过了桥。稀里糊涂地跟着大人来到了我们三明的家—— 一间八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三明,这就是我的家!刚想哭,妈妈却走过来对我说:“快睡吧,孩子。”一会儿,我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急切地走出家门,展现在我面前的是高高的山,凹凸不平的路,长长的芦苇。“我要回家,我要回上海,这不是我们的家!”我大声地喊着要妈妈带我们回上海。可爸爸、妈妈却平静地说:“孩子,慢慢你会适应的。”无奈之中,我们只能接受现实。在三明安了家,上了小学、中学。其间,也目睹了一些在三明待不下去的大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回了上海。羡慕之余也曾建议爸妈带我们回老家。可老实巴交的父亲总说:不能。既来之则安之。慢慢适应吧。

就这样,我们学着“慢慢适应”。这一适应就适应到了我中学毕业,下乡插队,选调当工人,立业、成家,直到退休。

记得在学校期间,每每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总会自豪地说:“阿拉上海人。”填表格时我总是端正地在籍贯一栏填上:上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脑海里上海的样子却渐渐模糊了,渐渐淡忘了,对三明的印象一点点清晰,逐步喜欢,直到投入。

如今,经过历代建设者的努力,三明这座新兴的小山城慢慢崛起。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改变。走在沙溪河畔的绿道上,看到的是一派繁荣的景象。沙溪河水清澈见底,两旁的高楼鳞次栉比,每到夜晚,灯光闪烁,美丽极了!我也常自豪地告诉上海的亲人,三明是我的第二故乡。是啊,黄浦江畔出生的我,喝的是沙溪河水,是沙溪河水养大了我,培育了我,我也如同父辈们一样,愿意为三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慢慢适应到逐渐喜欢再到全身心地投入,我付出了我的全部。为了三明,我的父辈付出了毕生。可他们没有怨言,只是一味地付出。并让他的孩子们继续付出。为什么?为的就是响应国家号召,建设三明。

而今,同坐一列火车来三明的父辈们已经没剩几个了,他们大多把自己永远留在了三明。我对父辈表示深深的敬意!正因为有了无数这样的建设者才有了如今的三明,才有了祖国繁荣。我敬爱三明的建设大军,为他们自豪。同时也为自己高兴,因为我也为建设三明付出了我的努力。

今天,在花甲之年,我回到了故里上海。站在黄浦江畔,我又有些不适应了。望着滔滔向前的黄浦江水,我明白,自己对故乡有点陌生了。但我默默告诫自己要勇敢地前行,要融入社会,融入大都市。生活是扬起的帆,会有不适应,有难度,有依恋,但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辛苦,总要前行。借用父亲说的一句话:慢慢适应。且行且珍重!

--> 2024-11-16 3 3 三明日报 content_160445.html 1 故 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