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筌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的一部词论名著。这部作品是新旧时代之交、中西学术之交的一部特殊的理论著作,尽管其探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文体“词”,但其中蕴含的哲学、文学、美学等理论概念,却深深得自于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美学体系。
初读“词话”,可能会有如坠五里雾中之感,其深邃与广博令人难以捉摸。《叶嘉莹讲评本》(万卷出版公司2021年10月出版)为我们一层一层地揭开了迷雾。她以“词话”的三种境界起笔,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人生哲学,将古典美学理念融入现代语境,引领读者走进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殿堂。
在讲评本中,叶嘉莹先生不仅充分肯定和继承了王国维的学术思潮,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发。在“词话”五十四则中,她指出:“静安先生乃是有着极明白的文学演进之历史观的。”这高屋建瓴的论见,道出了古今中外一切文学体式终久必趋于变的根本原因,于后来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影响深远。
叶嘉莹在讲评“词话”时,还结合自己的学术经验和人生阅历,将其中的精髓和要义传授给读者。在代序中,叶嘉莹先生指出诗词欣赏的第一要义是:联想——“我们只是由联想引发联想,在内心最真切的感受中,觅取和享受彼此间一种相互的触发而已。”
王国维先生立论的基点,或者说特殊的奉献,是他提出的“境界说”。他在“词话”开篇,第一则开门见山:“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立论精辟,自成体系。
如何展开境界?“词话”二认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讲的是铺排内容的方法、手段,也是创作的流派。前者偏于虚构,但须合乎自然;后者重在写实,但须有所选择。“词话”三则强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这是作者情感思想与作品内涵的关联。有我之境中,诗人情感投射于景物,使景物带有诗人色彩;无我之境中,诗人超越自我,与景物融为一体。“词话”八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大境指有气象的作品,小境也有其独特魅力。涉及“境界”的表述,还散见于“词话”各则。
最是“真”字能动人。就阅世深浅与不失赤子之心来看,叶嘉莹提出了“任真”的见解。“词话”十七则,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叶先生认为,陶渊明在任真中,仍然有着他自己的某种反省与节制的操守,后主之任真则是全无所谓反省与节制的任纵。渊明与后主之所以为“真”的内容虽然不同,然而他们之不假矫饰、不计毁誉的任真态度,基本上有着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任真”视角更能让我真切地感受李后主的“赤子之心”。
在欣赏和衡量作品时,王国维以“境界说”为基准,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概念。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静安先生认为是雾里看花,故为“隔”;“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叶嘉莹先生从词的“真切”来阐释,深入浅出,令我获益匪浅。她指出:“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作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就是“隔”。这个见解不仅加深了我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也为我欣赏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
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叶先生对“词话”三种境界的辨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叶嘉莹先生在点评时,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特美”的见解。“王国维,则是对于歌咏之词中所无意流露的要渺深微引人生言外之想的意蕴,极有体会的一位词学家,他对于北宋晏、欧诸家之伤春怨别的小词所作出的‘成大事业大学问之三种境界’及‘忧生’与‘忧世’之说,都显示出了他对此种特美的一种深切的体会。”
欣赏诗歌,其实是由联想引发联想,从而形成的一种微妙的感应,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各有差异。于王国维而言,他喜欢唐五代北宋初年的小令,谓之“生香真色”,但是不喜欢南宋的词。
叶嘉莹先生对于王国维的词论局限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她把词分为以花间派和北宋初期为代表的歌辞之词、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诗化之词和周邦彦、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人为代表的赋化之词。
对于王国维尊北宋抑南宋,叶嘉莹先生分析,“王氏对于歌咏之词的特美虽然深有体会,可是对于赋化之词的特美则全然不能欣赏,那就是因为王氏对于长调慢词不得不以赋化之笔法来完成其美感特质的一点未能有所认知之故”。为了深化这一认知,在该书的后面,叶嘉莹还品读了王国维词,这让我们读者对王国维推崇歌咏之词有了更直观和深切的了解。
不读《人间词话》,难识境界之美。而读不懂《人间词话》,只因未看叶嘉莹。“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叶嘉莹先生是公认的王国维学问后继者。《叶嘉莹讲评本》无疑为不懂诗词的人开启了一扇门,让读者徜徉于人间至美诗词之间,感受才子骚人的豪情与哀愁,悟得至真至纯之境界。